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5月25日 北京消息:“不试试怎么买?”
虽然电商时代的到来一直冲击着实体店的发展,但如果问线上门店是否会取代实体店,相信很多人会否认这一观点。线下实体店,做到了所见即所得的购物体验,同时也给国内电商巨头们带来了反思,如何才能突破传统的线上购物体验。
阿里在去年4月推出了“Buy+”,使用VR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时隔一年,今年4月初,京东拽着英特尔、HTC VIVE、小米VR,启动人工智能3D建模PK大赛,目的是构建京东全品类3D数据库,希望最大限度提升电商购物的消费体验和效率。一个月后,5月23日京东“天工”计划暨人工智能3D建模大赛迎来了最终的总决赛,入围决赛的60支团队将角逐与京东合作的机会。
“VR所带来的沉浸式的购物体验是颠覆性的,但其需要3D建模这样的基础支持,京东希望通过本次比赛汇聚优秀的创新力量,并为这样的力量提供平台支持,共同推进VR、AR产业发展。”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平台产品研发部负责人黎科峰谈到。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平台产品研发部负责人黎科峰
10支自动建模优胜团队与京东一起打造多品类的3D数据库
本次大赛以3D建模、自动建模工具为技术核心,倡导多种技术结合开发,利用技术为用户打造全新的电商购物体验。在决赛环节,由京东及合作伙伴和来自全球的VR领域的行业专家构成的评审团,通过技术水平、功能合理性、用户体验、创意设计互动性、交互体验创新性以及商业价值等维度,进行评选打分。
最终来自深圳的三维深度科技、江苏的景致三维、杭州的模仿科技、南京的火柴全景VR、北京十里骄阳数字科技、北科光大信息技术、上海天宫VR信息科技、武汉天远视科技、上海畅景信息技术、上海无不维文化创意等10家自动建模团队凭借优秀的建模技术,成为了本次大赛的优胜团队。
上海畅景信息技术获得自动建模大赛一等奖
据了解,这些优胜团队将有机会与京东一起打造多品类的3D数据库,输出自己的技术成果,为将来的VR购物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京东已完成了部分商品品类的3D展示功能,随着新力量的涌入,将会有更多的品类得以3D化,进入3D购物的时代。
天工计划正式开启
在优胜团队揭晓的同时,京东也正式启动了京东“天工”计划,这项计划是京东在2017年针对VR、AR领域发起的一项重要战略,它将聚合行业各方创新力量,链接京东内部各事业部、营销平台、品牌活动等各个方面,帮助京东全面提升VR、AR领域的技术实力,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所见即所得的购物模式。同时京东的3D商品展示也宣布正式上线,自此用户将能够在京东App上看到可以用3D展示的商品。
此外,前不久京东联合LG生活健康、它说虚拟技术第三方营销平台,推出了首部VR微电影,获得了本次京东组委会特别大奖,在这部微电影中用户不仅能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扮演女主角,更采用创新性的3D建模方式,让用户可边看边买微电影中的商品。该项目突破了京东VR直播以往的浏览记录,达45.8万浏览次数。
京东方面表示,未来12年,京东将以技术为核心,驱动业务发展。而天工计划将在未来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全新的渠道和技术实现方式,通过挖掘不同领域的特点以及对VR及3D的需求,为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