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21日 北京消息:4月20日,在杭州举办的2017“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腾讯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报告(以下简称“互联网+指数报告”)。这份由腾讯公司联合滴滴出行、美团点评、京东、携程等企业,共享大数据汇聚而成的指数报告显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直接对就业的带动,还是对国民GDP的拉升,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都在不断提高。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讲解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
报告还显示,数字经济的各项“互联网+指数”凸显了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包括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一线城市与低线城市之间,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和鸿沟。不过,报告认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正有效消弭这种区域发展的鸿沟,表现在内陆地区“互联网+指数”的杠杆效应更明显,西部地区“智慧民生”的增速远高于全国水平,乃至在精准扶贫的表现上,数字经济也显示出独特优势。
拉动GDP、带动就业:数字经济成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指数”报告显示,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每增长一个点,GDP就能增长1406.02亿元。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增加了161.95点,据此估算,2016年全国数字济总量达到了22.77万亿元,占据全国GDP总量的30.61%,数字经济对GDP的拉动效应明显。
而在带动就业增长上,数字经济表现更为突出,已然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其在促进各个相关产业发展、全方位拉动就业、降低地区整体失业率等方面效果明显。报告显示,互联网+数字指数每增加一点,城镇登记失业率大概下降0.02%,由此可以估计数字经济发展使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下降大约0.10%,2016年全年带动280.17万新增就业人数,带来新增就业占比达到21.32%。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讲解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
各线城市发展不平衡:隐藏在数字经济背后的区域发展问题
数字经济虽然对拉动就业、提升GDP作用甚大,并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字经济重构下的中国数字经济版图,也侧面显露出了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发展鸿沟问题。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川、山东、湖北、湖南位居“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榜单排名前十。
根据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省级排名,以及基础分、产业分、创新创业分、智慧民生分等不同指标的排名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各省市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的有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
当然,更值得注意的还是城市间的差距。包括数字零售、数字金融、数字文化娱乐、数字餐饮住宿、数字旅游、数字商业服务、数字生活服务在内的各相指标,Top4基本上都被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包揽。一线城市之外,杭州、南京、天津等14个二线城市在数字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则各有突破。
除了一二线城市,其他各线城市则表现出更大差距,比如云计算81.83%的市场份额集中一二线城市;双创活动70.30%的市场份额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为圆心的高铁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城市,产业分指数也显著高于其他偏远地区的城市。
不过,无论是省级维度还是城市维度,在这种数字经济版图下存在的区域发展鸿沟,显然都需要以更加快速、更大力度、更大规模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才能解决,毕竟,这种鸿沟并非数字经济造成,相反,数字经济一直在持续弥补这种鸿沟。
内陆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更大:数字经济有效弥补区域发展鸿沟
“内陆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实体GDP的影响要显著高于东部沿区。”报告显示,互联网+指数每增长一个点,内陆省份GDP上升幅度相较于东部沿海省份高1619.48亿元。东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本身较为发达,数字经济增长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已经部分释放。另一个原因是,当下发展数字经济的确对于内陆地区经济体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更明显,有助于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推动中线城市的经济增长上表现的动力十足,也有效弥补了城市发展之间的鸿沟。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M型,二四线城市增速最快、其次是三线城市、然后才是一五线城市。随着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广泛普及、互联网+不断深化落地、传统行业数字化与互联网化进程加速,中线城市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将进入高速增长期,而一线城市增长将适当放缓。
除了消弭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中游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外,数字经济在精准扶贫方面也大有裨益。以西藏那曲为例,其虽然在金融、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互联网+指数排名都处于末端,但旅游行业表现突出,2016年那曲旅游业数字产品同比增长393.39%,在全国排名靠前。那曲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针对性地合理有序开放了旅游资源。侧面而言,充分利用个别指数的优势,也可以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实现精准扶贫。
而在智慧民生领域,其加速向低线城市下沉的趋势明显。四、五线城市表现更加亮眼,2016年整体增速分别为147.23%、150.40%,高于二三线城市。在增速前100位的城市中,四五线城市占据了64席。公安、医疗、人社、公积金等服务在四五线城市的可获得率相较于2015年大幅提高,满意度与一线城市相差无几。
当下,互联网+指数背后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角度看,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具体体现在就业增长和GDP增长的数字上。从微观角度看,数字经济版图虽然暴露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但数字经济对于消弭东部沿海与内陆、一线城市与后线城市的发展鸿沟,以及推进智慧民生向四五线城市下沉、推动精准扶贫方面,都大有裨益。毫无疑问,努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弥补区域发展鸿沟、实现共同富裕、利国利民的好事。
4月20日,在杭州举办的2017“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腾讯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报告(以下简称“互联网+指数报告”)。这份由腾讯公司联合滴滴出行、美团点评、京东、携程等企业,共享大数据汇聚而成的指数报告显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直接对就业的带动,还是对国民GDP的拉升,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都在不断提高。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讲解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
报告还显示,数字经济的各项“互联网+指数”凸显了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包括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一线城市与低线城市之间,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和鸿沟。不过,报告认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正有效消弭这种区域发展的鸿沟,表现在内陆地区“互联网+指数”的杠杆效应更明显,西部地区“智慧民生”的增速远高于全国水平,乃至在精准扶贫的表现上,数字经济也显示出独特优势。
拉动GDP、带动就业:数字经济成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指数”报告显示,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每增长一个点,GDP就能增长1406.02亿元。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增加了161.95点,据此估算,2016年全国数字济总量达到了22.77万亿元,占据全国GDP总量的30.61%,数字经济对GDP的拉动效应明显。
而在带动就业增长上,数字经济表现更为突出,已然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其在促进各个相关产业发展、全方位拉动就业、降低地区整体失业率等方面效果明显。报告显示,互联网+数字指数每增加一点,城镇登记失业率大概下降0.02%,由此可以估计数字经济发展使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下降大约0.10%,2016年全年带动280.17万新增就业人数,带来新增就业占比达到21.32%。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讲解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
各线城市发展不平衡:隐藏在数字经济背后的区域发展问题
数字经济虽然对拉动就业、提升GDP作用甚大,并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字经济重构下的中国数字经济版图,也侧面显露出了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发展鸿沟问题。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川、山东、湖北、湖南位居“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榜单排名前十。
根据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省级排名,以及基础分、产业分、创新创业分、智慧民生分等不同指标的排名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各省市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的有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
当然,更值得注意的还是城市间的差距。包括数字零售、数字金融、数字文化娱乐、数字餐饮住宿、数字旅游、数字商业服务、数字生活服务在内的各相指标,Top4基本上都被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包揽。一线城市之外,杭州、南京、天津等14个二线城市在数字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则各有突破。
除了一二线城市,其他各线城市则表现出更大差距,比如云计算81.83%的市场份额集中一二线城市;双创活动70.30%的市场份额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为圆心的高铁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城市,产业分指数也显著高于其他偏远地区的城市。
不过,无论是省级维度还是城市维度,在这种数字经济版图下存在的区域发展鸿沟,显然都需要以更加快速、更大力度、更大规模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才能解决,毕竟,这种鸿沟并非数字经济造成,相反,数字经济一直在持续弥补这种鸿沟。
内陆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更大:数字经济有效弥补区域发展鸿沟
“内陆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实体GDP的影响要显著高于东部沿区。”报告显示,互联网+指数每增长一个点,内陆省份GDP上升幅度相较于东部沿海省份高1619.48亿元。东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本身较为发达,数字经济增长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已经部分释放。另一个原因是,当下发展数字经济的确对于内陆地区经济体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更明显,有助于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推动中线城市的经济增长上表现的动力十足,也有效弥补了城市发展之间的鸿沟。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M型,二四线城市增速最快、其次是三线城市、然后才是一五线城市。随着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广泛普及、互联网+不断深化落地、传统行业数字化与互联网化进程加速,中线城市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将进入高速增长期,而一线城市增长将适当放缓。
除了消弭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中游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外,数字经济在精准扶贫方面也大有裨益。以西藏那曲为例,其虽然在金融、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互联网+指数排名都处于末端,但旅游行业表现突出,2016年那曲旅游业数字产品同比增长393.39%,在全国排名靠前。那曲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针对性地合理有序开放了旅游资源。侧面而言,充分利用个别指数的优势,也可以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实现精准扶贫。
而在智慧民生领域,其加速向低线城市下沉的趋势明显。四、五线城市表现更加亮眼,2016年整体增速分别为147.23%、150.40%,高于二三线城市。在增速前100位的城市中,四五线城市占据了64席。公安、医疗、人社、公积金等服务在四五线城市的可获得率相较于2015年大幅提高,满意度与一线城市相差无几。
当下,互联网+指数背后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角度看,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具体体现在就业增长和GDP增长的数字上。从微观角度看,数字经济版图虽然暴露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但数字经济对于消弭东部沿海与内陆、一线城市与后线城市的发展鸿沟,以及推进智慧民生向四五线城市下沉、推动精准扶贫方面,都大有裨益。毫无疑问,努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弥补区域发展鸿沟、实现共同富裕、利国利民的好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宣布完成17亿欧元(约20亿美元)C轮融资,由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领投。此轮融资使Mistral估值从去年的60亿美元翻倍至137亿美元。英伟达、DST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作为欧洲领先的AI开发商,Mistral凭借先进的多语言大模型与OpenAI等美国公司竞争,其聊天机器人Le Chat具备语音模式等功能。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VAST Data收购了成立仅数月的初创公司Red Stapler,该公司由NetApp资深团队创立。Red Stapler创始人兼CEO Jonsi Stefansson将担任VAST云解决方案总经理,负责超大规模云战略。Red Stapler拥有6名开发人员,开发了跨SaaS交付、API集成、监控等功能的云控制平面和服务交付平台,将加速VAST AI OS在超大规模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深化与全球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合作关系。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