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18日 北京消息:4月17日,“2017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中,国内知名企业语音通信专家易米云通(Emicnet)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全球网络领域著名专家,国际顶尖大学领军人物,全球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互联网巨头共聚一堂,深度探讨国内云总机、呼叫中心和语音开放平台(API)市场应用前景与行业发展趋势,分享“规范、稳定、灵活”的领先一代的智能通信服务体验。
移动互联网、SaaS、智能客户端所构成的云通信应用,打破了企业传统沟通、协作和管理壁垒,为国内企业通信服务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由易米云通所推动的用”移动互联+SaaS”重新定义的企业语音通信服务,已经成为关联企业迅捷沟通、信息交互、智能管理需求的首选方式。
据了解,本次峰会中推出的“米话”平台,是易米云通基于SaaS和云端语音通信服务所组建的新一代智能通信服务平台。新一代的“米话”平台主要由智能云呼叫中心和语音开放平台API所组成。其不仅具有部署简单、安全稳定、管理智能、应用灵活等特点,还拥有智能机器人、物联网语音等多项专利技术支持。
越来越多的服务型企业开始把呼叫中心作为企业核心高效的营销主力产品。中小企业对呼叫中心的需求以每年50%的增长率发展,成为市场发展的生力军。
作为企业综合通信服务领域的专家,易米云通以前瞻性的市场策略、独特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渠道、行业资源,持续赢得了资本的关注和众多企业用户的认可。当前,易米云通云通信服务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200多个地市;超过60万企业用户使用易米云通“沃·云总机”平台服务;月承载语音通话时间超过5000万分钟,累计每年约达6亿分钟。面向互联网、O2O电商、金融保险、物流快递、教育咨询和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总机/分机、工作通讯录、企业会议、工作消息、炫铃前台、客服热线、语音开放平台等功能已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本次峰会现场,易米云通总经理周立表示: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和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增长,新一代智能语音网络平台在确保“安全、规范、稳定”的基础上,应更贴近和强调企业的易用性和场景化需求。“米话”平台全面依托移动互联+SaaS的模式,对云通信服务应用、全渠道客服、智能机器人、物联网语音、开放平台API等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对企业语音/沟通平台进行了重新定义。未来,“米话”将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与企业用户共同应对市场快速发展引发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用户对于云通信平台和服务的选择日趋理性和专业;对客户服务、销售支持、运营管理、行为管理和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强。传统的语音通信、网络通信、信息交互和即时沟通等企业综合信息应用与管理需求,正在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多选择性等特点。对于云通信服务行业而言,尽管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但对于供应商综合服务能力、运营模式、安全稳定保障以及持续技术创新实力等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专业人士表示:新一代的智能语音网络平台,既需要有云通信服务、自主知识产权等“软实力”,同样要具备更有效的产品、服务、技术以及支持等“硬实力”。结合易米云通的市场表现、综合服务能力以及技术实力,“米话”平台能否引导传统企业通讯行业技术与综合服务的革新,进一步推进企业级应用的增长,无疑值得期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对58个大语言模型在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模型分为基础、文本桥接、空间多模态、表观遗传和智能代理五大类,涵盖细胞注释、轨迹预测、药物反应等八项核心任务。研究基于40多个公开数据集,建立了包含生物学理解、可解释性等十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西湖大学王欢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研究机构,针对AI推理模型内存消耗过大的问题,开发了RLKV技术框架。该技术通过强化学习识别推理模型中的关键"推理头",实现20-50%的内存缩减同时保持推理性能。研究发现推理头与检索头功能不同,前者负责维持逻辑连贯性。实验验证了技术在多个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推理模型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