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术正在将人类带上一个新高度。近日,谷歌量子AI实验室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量子计算领域即将迎来历史性的里程碑,小型的量子计算机会在5年内逐渐兴起。
我们通常所说的“量子技术”一般指的是量子信息技术,这是一门由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两大领域。量子通信主要研究量子密码、量子隐形传态、远距离量子通信的技术等。而量子计算主要研究量子计算机和适合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算法。
3月3日,谷歌量子AI实验室三名科学家MasoudMohseni、PeterRead和HartmutNeven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
量子计算领域即将迎来历史性的里程碑。虽然现在仍不知道与应用相关的算法是否能很快提升计算速度,但是只要量子计算的硬件——量子计算机性能足够强大,我们就能测试并且发展新的算法。
与普通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不仅速度超快,而且能解决复杂得多的问题。
其与普通计算机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计算机只能按照时间顺序一个个地解决问题,而量子计算机却可以同时解决多个问题。
量子计算机有多么犀利?举个例子,如果要在5分钟内从5000万册书中找到一句话,普通计算机只能像疯子一样在5分钟内搜索尽可能多的书。而量子计算机却能迅速复制出5000万个普通计算机,每个只需翻找一本书即可。
对于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化前景,谷歌表示:
保守估计,量子计算的投资者预计只能在长期获得回报。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随着小型的量子计算机会在5年内逐渐兴起,短期的回报仍然是有可能的。
谷歌指出了早期量子计算最可行的三个商业用途:量子模拟,量子辅助优化和量子采样。采用这些技术,可以让材料、金融、保健等行业从中受益。
以材料学应用为例,通过量子计算进行建模,研究人员可以从数百万候选材料中选出更强的飞机聚合物材料,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材料,更好的药品或更透气的面料。这些发现都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实际上,量子计算的商业应用已近悄然开启。IBM本月6日宣布:今年将推出全球第一个商业化量子计算云服务——IBM Q。这是全球第一个收费的量子计算云服务系统。IBM表示,未来新系统可以为全球的研究人员服务,处理传统电脑无法解决的复杂计算,成为未来培育量子计算市场的关键。
根据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将从2016年的2092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2468亿美元,增幅高达18%。也有行业专家表示,到2021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910亿美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