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3月09日 北京消息:美国时间2017年3月8日,滴滴出行在硅谷宣布启动滴滴-Udacity‘无人驾驶’大挑战”,邀请全球算法高手来挑战智能出行安全领域的重要难题。
滴滴-Udacity无人驾驶大挑战是全球首个智能驾驶车开源项目。比赛选手将以海量的真实数据为基础,创建自动化安全和感知处理栈系统(ASAPS),用以提升人类和智能驾驶的普遍安全性。排名前五的团队将受邀前往尖端科技企业云集的加州硅谷山景城(Mountain View),与相关领域的顶级科学家进行决赛答辩与交流;他们的代码将在Udacity (优达学城)的无人驾驶车上实地运行比拼。此外,比赛冠军将获得10万美元奖金,参赛优胜者还有机会加入滴滴,和全球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团队一起工作。
滴滴出行CTO, 联合创始人张博在启动仪式上向全球大数据高手发出参赛邀请,并表示滴滴正积极延揽人才、以创新推动交通产业变革:“ 滴滴每天完成2000万以上订单, 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出行数据。未来十年我们将在三个层面实现创新突破:改变人与汽车之间拥有和使用的关系,引领新能源汽车和新智能驾驶安全技术的应用, 并将大数据能力系统地应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化,赋能智慧城市,助力解决全世界的交通和环境挑战。滴滴在山景城的美国研究院已经正式成立;我们也邀请全球优秀的技术、研究人才加入这一令人激动的事业。”
本次大赛聚焦创建自动化安全和感知处理栈系统, 即创建一个冗余、安全、可靠的系统,用于识别路径上的行人、车辆及其他障碍物。ASAPS技术对人类驾驶员和各类辅助驾驶、智能驾驶系统都具有极大意义。参赛者需要处理 LIDAR、RADAR及摄像头原始数据等信息,输出障碍物位置、移除噪音和环境错误检测。
滴滴正在人工智能相关交通领域加大投资。2017年初,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曾表示,全球交通和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继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之后,滴滴已经明确未来五年的新愿景:要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推动者,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营商,和全球智能交通技术的引领者;作为世界级的科技公司,来协助公共部门解决城市交通、环境和就业挑战。
参与本次大赛的评委和专家阵容强大,包括机器学习领域国际领军人物、滴滴研究院副院长叶杰平;LVS开源软件创始人、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章文嵩;优达学城(Udacity)创始人、Google X 创始人Sebastian Thrun、Udacity无人驾驶车开发负责人 Oliver Cameron以及Udacity “无人驾驶车工程师”纳米学位项目的负责人David Silver。3月9日起,选手即可开始在线报名注册。初赛于北京时间3月22日拉开序幕,排名前50名的队伍将进入决赛,争夺5个赴硅谷参加最后决胜的机会。更多比赛信息可登陆比赛官网查看(research.xiaojukeji.co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