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一年,苹果没有披露过Apple Pay在中国的进展情况,去年上线当天3000多万张银行卡绑定会不会成了僵尸数据?相对于微信、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场景上的努力,Apple Pay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地推般拼命的战术素养。
一份来自波士顿零售合作伙伴(Boston Retail Partners)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Apple Pay刚刚超越了PayPal成为了当地移动支付市场新老大。数据显示,目前全美已有36%的商家开始支持Apple Pay,而同期PayPal的支持率为34%。BRP的调查表明,大约22%的商户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支持Apple Pay服务,另有11%的商户预计在未来1-3年内支持Apple Pay。
两年时间,Apple Pay在美国成了移动支付第一,但在中国市场,除了上线当天就有3000多万张银行卡绑定了Apple Pay,并没有更多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出现。多数情况下,业界在探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支付如何攻城略地,比如支付宝口碑的“双12”,比如微信支付的8月8日“无现金日”。
微信和支付宝的争夺自带“眼球效应”,即便是与星巴克合作这样看起来“单点单调”的消息,也能被传媒引申为移动支付战争的又一次升级。但Apple Pay的命运只是商户橱窗或者收银台的一种标志,跟银联的尴尬如出一辙。
易观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支付宝和财付通以55.4%与32.1%的市场占有率占去了移动支付领域近90%的份额,Apple Pay的市场份额微乎其微。
对本土化的支持程度不够是Apple Pay最大的失误,曾有人以商户的身份在Apple中国官网获取支付业务支持时,点击查询页面的链接,不时会跳转到英文页面,这对一名普通中国商户来说,学习门槛高得惊人。
Apple Pay仅靠支付动作上能短几秒钟的时间优势,并不足以让用户扭转自己的使用习惯。它没有补贴,没有优惠券,没有使用场景,甚至在最基础的工作上,对商户都有理解上的麻烦。
反观微信和支付宝,2000亿美元市值的中国互联网双雄,在支付场景的争夺上用的都是大战略小心思,比如微信支付与星巴克的合作,可以给朋友送出一张优惠券;比如支付宝和中国联通的合作,一次线下扫码可以换取10M的流量……甚至晚于Apple pay很久的小米Pay,也有支持虚拟公交卡的功能,为自己移动支付场景加分。
不只是苹果不努力,它的那些中国队友银联和银行也已经生了二心,他们在去年底发布了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并开始大力推广自家产品银联钱包。银联和商业银行曾经是Apple Pay在中国市场的主要推动者,但主打Apple Pay产品“云闪付”推广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移动支付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134776亿元,但银联仅占据其中0.91%,这让银联和银行们不再为二维码支付举棋不定。从去年7月开始,各家商业银行也开始推广自己的二维码支付产品。
有媒体分析,NFC近场支付为技术原理的Apple Pay相当依赖终端环境,也就是需要硬件终端改造(非接触式支付的POS机)。数据显示,在人均POS机数量上,中国大概是185台/万人,而支持NFC的POS机约为75台/万人。在金融消费市场更成熟的日本和韩国,这个数据大概是600台/万人。对商户来说,贴个二维码几乎没有成本,但支持Apple Pay需要升级POS设备——说不定还没人会用呢。
内忧外患,Apple Pay在华惨淡成了必然结果。“无论是应用商店还是支付,都不是苹果在华的主要目标,销售硬件巨大的利润让苹果无暇他顾,作为硬件的配角和补充,Apple Pay又能如何。”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CIO角色,为技术领导者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来提升其战略影响力。在东北杂货店,这一转变使未来准备责任得以在整个组织中重新分配。CIO不再是唯一负责预见未来技术需求的人,而是通过赋予业务伙伴AI能力,使展望未来成为共同努力。AI的"WOW"因素不仅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还将CIO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赋能整个业务生态系统的动力创造者。
一份新报告预测,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行为、认知和关系。专家们认为,AI 将深刻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能力和自主性,可能导致认知能力衰退、社交技能下降和个人独立性减弱。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极化,削弱共同价值观。尽管存在担忧,部分专家仍对 AI 增强人类能力持乐观态度。这份报告引发了对 AI 如何重塑人类本质的深入思考。
Tomer Cohen作为LinkedIn的首席产品官,负责管理产品、用户体验和客户运营团队。他从以色列移居硅谷,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期间被LinkedIn的理念所吸引。Cohen加入公司后,推动了从桌面到移动平台的转型,并致力于开发社交信息流等产品。他认为LinkedIn的核心价值在于连接人与职业网络,为用户提供发展机会。在Cohen的领导下,LinkedIn从单一的求职网站发展成为日常工作工具,拥有超10亿用户。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借助AI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
据《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突然加入 TikTok 收购竞争,提交了全面收购报价。然而,交易各方似乎并不重视这一出价。TikTok 面临 4 月 5 日前剥离中国所有权或在美国遭禁的最后期限。特朗普总统将于周三与官员讨论 TikTok 的命运,他表示交易将在期限前敲定。与此同时,其他潜在买家如 Andreessen Horowitz 和 Blackstone 也在积极参与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