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2月23日 北京消息:IDC最新发布的报告《IDC FutureScape: 2017医疗 IT 十大预测 –中国启示》(IDC #CHC42242817, 2017年2月)预测了医疗机构IT投资的路线图,预测跨越未来12至36个月,对医疗机构的影响划分到单科室、多科室和全院级的不同范围层级,报告中包括全球和中国市场预测,这些预测都可以用来支持未来规划和预算。
IDC对中国医疗IT的十大预测如下:
1. 到2018年,中国医疗机构的网络勒索病毒攻击将增长20%
2. 到2020年,中国医院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将增加20%,这些机器人主要用于在医院内运送医用器材、食品等工作。
3. 到2019年,中国医疗行业中30%的医疗软件将会提供实时来自IoT设备的场景数据,并嵌入到具有认知能力和总结能力的应用中,自动生成医疗所需的文档文件,因此节省医护人员20%的时间。
4. 到2021年,中国20%的医疗支付方(保险公司等)将会根据客户提供的健康数据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保障方案,以此达到动态降低费率的目的,并有机会减少患者的自付金额。
5. 到2020年底,中国的医疗支付方(保险公司等)通过实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相关工具、技能和流程再造等,将会节约5亿美元左右的费用。
6. 在2018年,中国医疗服务中患者参与生命科学、治疗过程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过程,将会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7. 到2019年,中国政府社保中的个人购买或者企业购买医疗保险将会与商业医疗保险之间实现均衡化,居民对两类保险认可程度将会相近,保险服务产品将处于同一水平。
8. 到2019年,20%的中国医疗机构将会使用基于IoT的生物传感器技术。用自动的方式来度量患者的关键体征和其他生物特征。
9. 到2021 年,中国医疗服务将会实现护理计划实时调整,这需要认知/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来自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作为支持,这使得使用基于认知保健计划的患者人数增长20% 。
10. 到2020年,中国的制药商将双倍投资用于集中在医疗机构产生的数据分析,来顺应千禧年和新一代医生喜欢的工作方式,即电子方式。
中国医改的深入开展与新兴技术正在推动中国医疗服务体系发生巨大变化,IDC对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变革展望包括:
* 互联网医院快速发展。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近40家互联网医院,预计2017年将会发展到上百家。互联网医疗业务模式也会逐步落地,预计2016年互联网医疗的门诊量将达到370万,后续几年中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到2020年问诊量会达到2.96亿,占到全部就医问诊量的近4%。
* 分级诊疗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扩大,分级诊疗与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医联体(包括横向医联体和垂直医联体)都将会快速发展。
* 民营医院数量在2015年超过了公立医院,预计2016年民营医院数量将接近1.6万家。民营医院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 商业医疗保险的改革继续推进。部分医院开始试点类似社保的医疗费用实时结算,例如平安医疗保险、中国人寿等。
* 多种形式的医疗支付平台开始建设,将是未来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系统,也是居民利用多种支付渠道和多种金融工具开展健康管理的重要业务。
* 医疗大数据和精准医疗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入,行业内出现了碳云科技、医渡云等专业医疗大数据公司;因为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运营机制,所以医疗或健康大数据的应用系统仍然处于摸索中。
* 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2016 IBM Watson 开始在中国的几十家医院开始试用。预计2017年,更多公司将会推出人工智能的系统或者设备,为医疗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
IDC中国医疗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高级研究经理肖宏亮表示:“目前医疗IT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医疗IT的基础信息化基本完成,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医疗IT由基础信息化向人工智能应用快速迈进,IT的功能从支持基本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高工作诊疗效率等功能向下一阶段迈进,即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应用阶段,从而创新治疗手段、提高诊疗水平、扩大患者参与、拓宽医疗健康服务范围,从而支持人类健康水平的显著提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