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2月17日 北京消息:2016年,京东云凭借“全产业链能力输出”、“发展互联网+新经济产业生态” 、“结成深度合作关系纽带”、“共享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能力”等战略,积极投入到“互联网+”产业结构调整的全社会变革中,通过与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各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赋能添力。
与政府携手推动区域新经济转型
京东云不仅拥有国际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相关的技术和经验,同时,对国内相关政策及产业发展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把握,是国内企业、政府发展新经济产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自2016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京东云一直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携手政府机构和企业探索区域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落实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电商平台支撑服务、品牌建设服务、产业链培育服务等建设和运营,打造新经济业态,提升民生和政务水平。
2016年8月,京东与安徽淮南寿县人民政府达成合作,联手打造“互联网+”产业园基地,助力产业园区入驻的企业、创业者更快融入现代化的电子商务市场,实现面向“互联网+”的转型。
2016年12月初,继京东云成为苏州大数据联盟首批副理事长单位后,京东集团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深度、共赢的合作,加速并优化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苏州市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生态建设。
同为2016年12月,京东与广东肇庆市人民政府签约,京东云华南运营中心落户肇庆新区,并通过整合发挥京东集团在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技术经验及优势,打造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模式,带动肇庆市电商、康养、旅游等产业的转型升级,激活新经济发展动力。
2017年1月,京东与山东滨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全面推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该基地建成后,将承载京东云重要使命,为山东乃至环渤海经济圈的政府和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云计算、大数据业务,从而全面提升滨州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可靠的“互联网+”合作伙伴
“独行快,众行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京东云与政府的合作已在全国范围遍地开花,这不仅是延续了京东集团积极担当企业社会责任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京东云在助力中国政府、行业、产业实现“互联网+”转型领域的实力。
京东云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云作为可靠的“互联网+”合作伙伴,不仅拥有可靠的品牌保障,同时在技术方面,京东云能够提供可信赖的基础服务、一站式数据分析云服务及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正是领先的技术、可靠的品牌、安全并自主可控、覆盖全产业链的云服务以及在“互联网+“领域的宏伟蓝图,让京东云成为各地政府响应国家“互联网+”行动号召的合作伙伴。
自京东云品牌成立至今,京东云在集团“品质电商,技术驱动”的使命下,致力于成为中国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引擎,积极落地并分享京东云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领域的创新实践经验。过去一年的成果,为京东云创下了一个辉煌的开局大年,也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京东云依然在不断创新、完善升级自我的道路上前行。在今年3月下旬,京东云将召开2017年战略发布会,会上将发布京东云最新的产品、战略及解决方案。未来,京东云仍将不断创新技术,携手合作伙伴及广大客户,共同推动完整的云生态服务体系建设,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迪拜Gitex 2025大会上,阿联酋成为全球AI领导者的雄心备受关注。微软正帮助该地区组织从AI实验阶段转向实际应用,通过三重方法提供AI助手、协同AI代理和AI战略顾问。微软已在阿联酋大举投资数据中心,去年培训了10万名政府员工,计划到2027年培训100万学习者。阿联酋任命了全球首位AI部长,各部门都配备了首席AI官。微软与政府机构和企业合作,在公民服务和金融流程等领域实现AI的实际应用,构建全面的AI生态系统。
查尔斯大学和意大利布鲁诺·凯斯勒基金会的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性解决了同声传译AI系统延迟评估的准确性问题。他们发现现有评估方法存在严重偏差,常给出相互矛盾的结果,并提出了YAAL新指标和SOFTSEGMENTER对齐工具。YAAL准确性达96%,比传统方法提升20多个百分点。研究还开发了专门的长音频评估工具LongYAAL,为AI翻译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标准。
苹果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布名为FS-DFM的新模型,采用少步离散流匹配技术,仅需8轮快速优化即可生成完整长文本,效果媲美需要上千步骤的扩散模型。该模型通过三步训练法:处理不同优化预算、使用教师模型指导、调整迭代机制来实现突破。测试显示,参数量仅1.7亿至17亿的FS-DFM变体在困惑度和熵值指标上均优于70-80亿参数的大型扩散模型。
印度理工学院团队构建了史上最大规模印度文化AI测试基准DRISHTIKON,包含64288道多语言多模态题目,覆盖15种语言和36个地区。研究评估了13个主流AI模型的文化理解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也存在显著文化盲区,特别是在低资源语言和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不佳,为构建文化感知AI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