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26日刊登《中国搞“机器人革命”,美国能跟上吗?》的报道称,虽然特朗普可以威逼制造商留在美国,但并不能强迫它们雇用很多的人。相反,企业很可能将投资大量机器人,而且还可能是中国制造。
报道称,以往,形状各异的工业机器人部件——从用来装配汽车的精确控制的巨大机械臂,到包装精美糕点的小巧玲珑机器——都是美国发明的,但近几年里,中国政府已经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要把中国变成世界的“机器人仙境”。
根据行业贸易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中国在2013年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如今,中国正朝着另一个大目标努力:成为用于工业、农业和一系列其他应用的机器人的最大生产商。
机器人行业的专家说,这个目标可能还需要十年的时间,但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中国的前进。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与环境相关的机器人技术研究所主任亨里克·克里斯坦森说,“如果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在这方面的投资,美国一定输。中国的投资是以数十亿计的,美国没有这种规模的投资,毫无疑问将失败。”
报道称,美国投资机器人有一定的政治危险。从事互联网和体育行业的企业家马克·库班是特朗普的主要敌人,他最近呼吁总统为机器人技术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行业杂志《机器人报告》的出版人兼主编弗兰克·托比表示,政府投资是当务之急。
“我们最好做点什么,不然的话我们就落后了,”他说,“我们应该进入机器人行业,而不仅仅是外国机器人的使用者。”
研究机器人技术的学者说,如果不这么做,特朗普的制造业复苏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今天,美国人买很多中国人在中国制造的东西。明天,美国人将买美国制造的东西,但那是中国机器人制造的。
报道称,中国对机器人制造业的发展路程对美国具有一定的启发。多年来,中国的主要卖点是廉价劳动力,但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人口趋于老龄化,但也变得更富裕,工人的工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政府担心制造商会被高工资赶走,就像美国制造商的工作被中国拿走那样,中国制造商的工作将被印度、越南和其他亚洲的发展中经济体拿走。因此,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制造行业改革,其中心思想之一就是自动化,地方政府为企业购买和制造机器人提供补贴。
东西方中心高级研究员迪埃特尔·恩斯特预计中国机器人行业会有缓慢、稳定的增长。他预计,在未来5到10年内,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将生产出与德国和日本相当的工业机器人。
报道称,在美国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复兴将比在中国更困难。在美国,特朗普上台的部分原因是他凝聚了选民中的一种感觉,那就是美国相对中国已经失去了优势。他承诺把就业带回美国,在一个大放厥词、不能容纳细微的政治气候下,对机器人的投资将会被视为对他挽救制造业工人承诺的背叛。
然而,那会是一个错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克里斯坦森指出,即使是最自动化的工厂仍然要雇人,在一定程度上,对机器人技术的投资可能会让公司更容易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建立工厂,所以对机器人的投资很可能会在美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