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12日 北京消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携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该系统于2016年10月上线,已在真实业务环境中顺利执行了上百笔交易。通过与IBM的合作,邮储银行采用超级账本架构(Hyperledger Fabric)将区块链技术成功应用于真实的生产环境。这是中国银行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首次成功实践。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将区块链列入国家信息化规划,并将其定为战略性前沿技术。邮储银行始终坚持“科技引领”战略,高度重视对金融前沿产品、技术、流程、商业模式和商业应用的研究。据介绍,邮储银行此次推出的资产托管系统以区块链的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共识机制等四大机制为技术基础,选取了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投资顾问、审计方等五种角色共同参与的资产托管业务场景,实现了托管业务的信息共享和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
典型的托管业务流程往往涉及多方参与,包括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以及投资顾问在内的多个不同金融机构。然而由于单笔交易金额大,参与方多,各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而交易方以往大多依托于电话、传真以及邮件等方式反复进行信用校验,费时费力。
邮储银行推出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约60%-80%,令信用交换更为高效。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将资本计划的投资合规校验整合在区块链上,并确保每笔交易都是在满足合同条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完成。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和加密认证的属性,可以确保交易方在快速共享必要信息的同时,保护账户信息安全。此外,区块链有助于审计方和监管方快速获取信息,提前干预和管控,继而提升整个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区块链技术能够低成本地解决金融活动中的信任难题,将为多方交易带来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信用的高效交换,具有推动金融业深刻变革的潜力。当前,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金融业务不断创新,邮储银行期待与更多金融机构携手,共同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生态体系。”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表示:“此次邮储银行区块链资产托管系统成功推出,对于金融行业影响巨大。随着科技的发展,IBM希望和邮储银行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区块链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落地,也助力更多企业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构建区块链生态体系,打造更为高效的商业环境。”
作为中国领先的大型零售银行,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超过4万个,服务个人客户超过5亿户,拥有优异的资产质量和显著的成长潜力。截至2016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规模约4万亿元。IBM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领域,IBM推动的Linux基金会超级账本,是打造企业级区块链的成熟应用架构。邮储银行与IBM在信息技术领域进行了多项合作,目前双方致力于共同探索和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巴巴集团正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以推动AI驱动增长。该公司云计算部门本周在马来西亚启用第三个数据中心,并计划10月在菲律宾开设第二个数据中心。阿里云还在新加坡设立全球能力中心,帮助超过5000家企业和10万名开发者使用先进AI模型。未来三年内,阿里巴巴将在全球多个地区加速云网络建设,承诺在AI基础设施上投资超过530亿美元。
Unbabel团队开发的TOWER+模型系列实现了翻译专业性与通用AI能力的完美平衡。通过创新的四步训练方法,即使2B参数的小模型也能在翻译质量上匹敌70B大模型,同时具备出色的对话和指令跟随能力。研究还创建了IF-MT基准来评估复杂翻译场景下的综合能力,为AI模型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中,科学家正在探索自然发育的生物大脑与人工神经网络之间的异同。如今,实验室培养的生物类器官大脑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复杂性。科学家使用干细胞培养出梨形大脑类器官,这些类器官甚至能够自主生长出眼睛。研究人员通过探索视觉与智能的关系,以及大脑-眼部缩放关系,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启发。
莫斯科科学家开发出"听众机制"训练方法,解决AI视觉偏好判断中推理不一致问题。通过让两个AI模型相互"对话"验证推理过程,新方法在ImageReward基准上达到67.4%准确率,并在现代图像数据集上显著提升泛化能力,为开发更可靠可解释的AI系统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