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徐工不谈智能制造,谈的是智能智造,这也是徐工的推进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制造企业要实现创新,在这同时制造企业需要重塑六大制造观,即需求观、产品观、资源观、组织观、能力观、生态观。

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2月13日 北京消息(文/王聪彬):中国经济的L型发展为整个制造业带来瓶颈,从今年制造业上市的报表来看,整个国内的制造业包括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在下滑。传统企业在中国市场都在寻求转型升级,如何升级就要从智能制造说起。

徐工不谈智能制造,谈的是智能智造,这也是徐工的推进目标。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智能制造发展部总监许建全在“MIC1000第二届中国制造千人会”上谈到在新的形势下制造企业要实现创新,在这同时制造企业需要重塑六大制造观,即需求观、产品观、资源观、组织观、能力观、生态观。

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智能制造发展部总监许建全

以下为演讲整理:

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为首的发达工业国家,他们发起了工业4.0和工业物联网的再工业化。印度、东盟、拉美等依靠耕地的人力和资源成本,强占全球中低端制造业市场。中国制造业本身也存在问题,在关键的技术方面有很大的缺失。

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政府怎么应对的呢?去年十八大五中全会上面提出了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2015年6月15日李克强总理去工信部视察,提出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转型升级,转型的两个支点,一个双创,另外一个是向现代服务业进行转变。2015年8月马凯副总理在制造强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也提出了这个观点。

针对这些东西,我们来想一下,我们制造业,我们要从哪些方向去改变自己的观念?为什么提观念?我们知道所有的东西首先是从观念上的改变。

需求观:适应个性化需求新变革。这是一个复杂制造过程的一个不确定性,个性化需求越多牵扯到的物料越多,流程和人员也就越多,那最后形成的结果就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我们怎么样用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手段把这个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做智能制造的时候一个最大的出发点。

产品观:产品即服务,服务即产品。包括五个方向,第一、基于产品设计的增值服务;第二、基于产品效能提升的增值服务;第三、基于产品交易便捷化的增值服务;第四、基于产品整合的增值服务;第五、基于产品的服务到基于需求的服务。

资源观:数据资产价值的来源。自动化并不是智能化,必须要将信息和硬件结合,数据是的灵魂。利用信息化把潜藏在背后的数据价值带来作用。

组织观:构建激发个人潜能的自组织。企业需要能够充分激发组织活力的架构,像韩都衣舍哪个季节做什么产品都是共同承担,所获得的奖金也跟这个款式销售的量和获得的利润有关。

能力观:培育企业的新型能力体系。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以获取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来打造企业需要的新鲜能力,所以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实力和能力。

生态观: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制造业未来的竞争是平台之争,面对平台之争,德国的制造厂商面临从思维模式、运作模式到企业文化的几大障碍,随着时代变迁,它们对精准的讲究可能从优势变成了缺点。

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制造有三个问题要解决,造什么?拿什么作?怎么造?我要造的是智能产品,用的是智能装备,用数字化、网络化生产方式把它造出来解释智能制造。

智能产品,夕阳从未西下,实现故障自判断、人工辅助故障诊断,故障自恢复能力,实现施工现场的精细化、遥操作作业能力,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施工标准。

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智能装备,做到可识别、定位、访问、联网。徐工大型工程机械加入了智能控制的功能,实现了传统靠人工去调试,通过一键可以完成。未来我们要发展的是遥控,实现故障自诊断,人工辅助的自修复等等。另外我们要做机群作战。

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数字化、网络化:无边界组织、开放工厂,要实现内外互联,信息互联,虚实互联等等。徐工从研发方面来讲,现在有一个技术众筹平台,需要哪些东西直接网上挂,全球相关的工程师都可以在这个上面进行设计。包括徐工集团内部各个地方的研发中心实现全球化协同研发。

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许建全同时接受了ZD至顶网独家专访

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 重塑六大制造观

以下为采访整理:

主持人:目前全球都把制造业当做经济的发动机,您觉得目前国内的制造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许建全:总体而言我认为还是处于中低端的一个水平。大家都在讲一个词叫大而不强,但是这个词是对的,但是大家要把它理解深刻。从我们做两化融合这块,包括做智能制造这块我们有一个数据统计,就是目前国内处于工业3.0的不到1%,这是真实数据。经过修饰之后的数据也不到3%,所以我们真正的水平,相对于这种欧美这些已经发展了工业上百年的地方来讲,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外国制造业上的改善大多是自发地,而且是基于他的产品,基于他的工艺自己去研发。我们现在中国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也好,或者说是一种观念拿来主义。觉得我要做智能制造不是引进一个机器人就完了,引进一台数控机床就完了,上一个ERP就完了。

这些东西必须跟我们企业的这种真正的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要生产的产品密切地结合起来,才真真正正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不是表面上的工夫。总体而言我认为中国制造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赶上国外,弯道超车容易翻车,真真正正是要加快步伐,扎扎实实去追赶。

主持人:您认为中国研发上同欧美制造强国相比还有哪些不足?

许建全:我刚才讲的其实一方面是产品的创新,另外一方面其实是我们技术的一个积累。就是打个比方说,比如说同样我们都说中国做发动机不行,现在就把欧洲的那些,比如说大众他的发动机工厂那些零部件一模一样全部放到中国来,中国工人,中国企业这种水平这种装配水平也好,这种工艺水平也好造出来的产品和欧洲造出来的还是有很大差距。这里边每一步都是有积累有底蕴的,而不是说拿来主义的这种买不来的,核心东西是买不来的,永远是买不来的。

主持人:您觉得传统制造业在智能化转型的过程当中存在哪些挑战?

许建全:我觉得要说挑战或者瓶颈的话,我觉得要从根本上讲,主要的还是一个观念,观念的一个变革是从根本上进行的变革,如果说他本身不管这个企业老板在做什么决策,本身骨子里边还是那种传统的思维,还是那种传统的思想,买再多的软件、智能硬件也达不到真正的智能制造。

只有这个企业从根本上认识到了为什么要做智能制造,我的智能制造跟我的产品,跟我的未来发展战略有什么结合点,才是我们能够实现的一个比较踏实的路径。所以徐工信息在给客户交流的时候,一般比同行业企业前期交流会长,我们前期会做工作,真正的让这个企业的所有者或者企业老板,他们能够从观念上接受这个东西。

主持人:制造企业转型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要向着智能化转型?

许建全:我觉得核心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比如说我就做传统制造业,比如就做螺丝、螺栓,这个东西可能不会牵涉到太多的技术。但是大家可以看到那个前段时间网上流传比较广的,日本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一敲就自己转着就能到底,衔接能达到那种程度。中国的你拧半天,一拧歪了,拧不动了。

你要做什么产品,首先要从你的产品出发,怎么样把它做好,这是我们企业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市场的。因为发展了这么多年,每一样东西都是有需求的。小众的需求并不是不重要,小众的需求你也能够把你的生意做成,只是说你想做大不大容易,但是想赚钱还是能赚的,但是怎么样在这个小众的上边能把它发展到极致。

主持人:徐工目前在智能制造转型上有哪些具体实践?

许建全:徐工信息成立对外推广的就是智能智造,我们的研发从最开始的那个在纸上画图,到后来用CAD,再到后来的三维建模,再到后来的全球协同研发,都是根据我们的需求,对市场的理解和对国外同行的学习不断地在进步,包括好多客户到徐工参观。

从2012年,工厂启用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年,这四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现在又在寻求新的进步,包括今年开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所有分公司的管生产的、管工艺的管理者全部把他们邀请到会场。比如看一个焊接的机器人在焊接,就知道这个焊接是花把式还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

主持人:您接下来对制造企业在积累、创新、研发等方面还有哪些建议?

许建全:就目前我们国内的这种形势来讲,企业靠自身的实力,靠自身的研究去积累,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需要像我们这类的服务机构、信息公司或者智能化的公司来给他们提供服务,但是在这方面企业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制造业一定要量力而行,选好有实践经验,能够踏踏实实给他们做好的企业,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这种商业层面的东西都是次要。

来源: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6

12/13

18:36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