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10月25日 北京消息:2016年10月25日 —— 人机协作机器人全球领导企业丹麦优傲机器人公司(Universal Robots)提出,消费者对于产品独特性、个性化的需求,将促使制造商在产品制造中找回人性化元素,进一步推动“人机协作产业“的发展。
“人机协作”注重人的知识、创意、智能、热情以及灵活应变能力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与机器人各施所长、互补协作,从而高效地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出与众不同、可以彰显个性的产品。顶尖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 Consulting)的一项调查显示,85%的制造商预计到2020年,制造业的技术焦点将转向“人机协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协作机器人在中国的应用,优傲机器人公司将携旗下全系列协作机器人家族,于2016年11月1日至5日亮相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机器人展7.1H馆 B220展台。
作为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创新者和引领者,优傲机器人公司旗下的三款协作机器人——UR3、UR5和UR10灵活轻巧可移动,能适应不同工作空间。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让编程和操作简易快速。丰富的网络接口能实现双机相互通信协同,让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优傲机器人凭借超强的安全性和协同工作能力,助力制造商显著改进生产效益,并能够抢先一步满足最终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优傲机器人将在本届工博会上特别展示其产品在灵活度方面的强大优势,包括AGV小车搭载轻型优傲机器人,用于生产线及车间之间的循环工作或物料搬运应用。优傲机器人灵活的六关节满足多角度作业, 适用各种工作空间。轻型的机器人本体以及极少的电能消耗放宽了对AGV小车的选型要求,提高了AGV的运行时间。此外,通过无线以太网把机器人纳入工厂网络,能够实时监控,统筹机器人的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
两个机械臂的协作能够让优傲机器人的操作灵活度进一步提升,实现常规单臂工业机器人很难实现的动作和应用。诸如在较远工位间传递工件,快速翻转,协同装配、测试等。双臂机器人既可独自工作,又可双臂配合共同操作,一臂持工件,一臂完成打磨,涂胶,焊接,装配等工艺操作。即使是较大工件,或者节拍要求快的搬运和上下料应用,双机协同均可轻松实现。
丹麦优傲机器人中国区总经理苏璧凯先生表示:“灵活紧凑、协作安全的特性使得优傲机器人可以方便、快速地在现有流水线上替代重复、枯燥的工种,把人力从这类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力与机器人协作,对机器人给予指导,从而灵活高效地实现个性化制造。为了进一步推动协作机器人的普及应用,我们还推出了优傲学院在线技术培训平台,让业内人士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把优傲机器人的整体使用体验又上升到更高层次。”
优傲学院是面向优傲机器人的最终用户、分销商和系统集成商的线上培训平台,提供入门级和专业级两类培训。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技术水平进行选择,随时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入门培训采用动画演示和交互学习的模式,帮助学习者尽快了解并上手使用优傲机器人。该阶段培训包括六大模块:“第一印象:特征和术语”、“机器人如何工作”、“设置一个工具”、“操作程序”、“与外部设备连接”和“安全设置”。完成培训后,学习者将能掌握优傲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完成简单编程,并操作优傲机器人。
专业培训是优傲机器人资深技术专家的视频培训课程,包含6章35小节的视频课程,涵盖了优傲机器人的“概述和启动”、“示教器操作”、“PolyScope编程”、“I/O信号和Modbus TCP通讯”、“安全标准和安全参数设置”和“机器人服务”的系统知识。完成学习后,学习者将能够独立使用优傲机器人,完成一般机器人应用项目。
优傲机器人公司的三款机器人均以编程的简易性、高度灵活性以及与人一起工作的安全可靠性而享誉业内。UR3机器人是现今市场上最灵活轻便、并且可与工人一起肩并肩工作的台式机器人。它自重仅为11公斤,但是有效负载却高达3公斤,所有腕关节均可360度旋转,而末端关节可作无限旋转。UR5自重18公斤,负载高达5公斤,工作半径85cm。UR 10可负载10公斤,工作半径130c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