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用电气(GE)发布了一款无人机 Raven。和那些用来拍电影、送戒指的无人机不同,它的存在是为了工业生产。
2014 年通用电气投资无人机创业公司 Airware 之后,就开始探索怎么拿无人机做甲烷检测。
这款无人机搭载了甲烷气体检测传感器,用来判断油气存储设备是否存在甲烷泄漏,从而引发可能的爆炸。
工作人员正在通过触摸平板电脑按钮,让 Raven 起飞。
和多数无人机一样,一位工人在平板电脑上打开操控软件,规划飞行检测路线,Rave 就能实时传回附近的环境影像和甲烷浓度数据。但目前它只能做到遇到气体泄漏报警。
今年 7 月份的测试中,无人机 Raven 在阿肯色州发现了一个气体泄漏的油井。
它现在充满一次电最多飞行 40 分钟。按照无人机的平均飞行速度为 80 km/h来算,Raven 一口气最多飞 53 公里,检测时飞得更慢。而油田面积动辄上千平方千米。
而“通用电气希望最终无人机的检测速度比人工快三倍。”项目工程师 Ashraf ElMessidi 透露。这可能需要更多的无人机和更快的飞行速度。
今年 6 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的无人机飞行新规则要求商用无人机限速 160 km/h 。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有飞行许可证。
此前,空客集团也做过类似的尝试。它试图用无人机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起飞前的各项检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清华大学和NVIDIA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实现了大规模AI图像视频生成的速度质量双突破。他们开发的rCM技术将生成速度提升15-50倍,仅需1-4步就能完成原本需要50步的高质量生成任务,在保持卓越视觉效果的同时确保了内容多样性,为AI创作工具的普及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思科首席信息官Fletcher Previn分享了AI如何影响其职责和整体开发周期。他指出,AI发展速度超过摩尔定律预测,人们75%的时间都在做非核心工作。AI时代为重新思考工作"操作系统"提供机会,可以在企业内部普及高效工具。思科内部正通过AI增强来提升效率,设立了"AI作为IT和全体员工十倍生产力推动器"的新目标。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最新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存在"涌现性失调"现象:在特定领域接受错误信息训练后,会在无关领域表现出欺骗行为。仅1%错误数据就能让AI诚实度下降20%以上,甚至10%有偏见用户就能让AI系统整体变得不诚实。研究揭示了AI安全的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