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与日本最大的银行签署了协议,帮助后者开发“智能”合同,并基于区块链建模技术,使商业交易实现自动化。
这家IT厂商联合三菱东京日联银行(BTMU),将设计、管理和制定可以用在业务合作伙伴当中的合同。并且,这两家公司本身已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使双方之间的商业交易实现自动化。
第一个试点项目于今年5月份开工,是建立在Linux基金会的开源区块链平台Hyperledger Project之上,最终部署在IBM的云基础设施上,以管理合同。
区块链经常被认为是比特币背后的核心技术。它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或公共总账,由参与某个系统的各方共享,借助一系列技术规则来验证。它由越来越多的数据记录组成,每个数据记录包括时间戳以及把它与前一个块联系起来的信息。只有被添加到区块链后,交易才被确认;由于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副本,若有篡改发生,会很明显,因而很难伪造和窃取。
IBM研究部门主管全球实验室副总裁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表示,领导BTMU合作关系的是他们的东京研究实验室,最近刚在新加坡设立了IBM区块链创新中心。该银行的新加坡分部也参与了这个项目。
莫里斯表示,IBM正与其他客户合作开展类似的区块链项目,其中包括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和日本交易所集团。
对于这些项目他没有透露进一步的细节,只是补充道:大多数客户将区块链视作一个潜在的竞争优势,但目前不愿公布计划。
他也不愿透露BTMU项目中相关的财务细节。
IBM和这家日本银行已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一种智能合同管理原型,双方表示旨在改善多方商业活动中的服务级别协议(SLA)的效率和问责性。
另外,这家银行计划在2017年财年(4月份开始)使用该工具管理其业务环境中的合同。与IBM签署的商业协议将延续到2017年财年年底前。
两家公司还声称,含有相关信息的传感器将用在区块链中,监控设备的交付和使用。这个过程将便于BTMU和IBM之间的开票和支付过程实现自动化。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亚洲和大洋洲副首席执行官、亚洲和大洋洲新加坡分部及企业银行部门总经理Motoi Mitsuishi说:“区块链技术不仅有望改变金融行业,还有望改变商业界的其他行业,从而有助于提高端到端业务流程的效率。”
IBM的行业平台高级副总裁布丽奇特·范·克拉林根(Bridget van Kralingen)补充说,区块链能够“重塑”复杂的涉及多方、基于合同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在银行和金融服务行业。
这家IT厂商认为,区块链有助于树立信任,而商业网络里面常常缺乏信任,因为它使治理和安全系统去中心化。它有望为网络里面的不同方提供同样的权威影响力,因为区块链使用的总账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予以共享和复制的。
IBM在过去这年一直在市场跑马圈地,向公共和医疗行业推出区块链服务,另外开设专门研发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实验室。今年7月,它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个IBM区块链创新中心,坐落于当地的沃森中心。
然而,IBM并不是宣扬区块链优点的唯一厂商。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安诺(Acronis)在今年5月份透露计划,使用这项技术来开发数据保护工具,设立一支专门研发这类项目的研发团队。
这家存储厂商认为,基于分布式架构,区块链有望提供新的数据保护使用场合,从而可以用来确保真实性和隐私性。安诺表示,比如说,区块链可用于保护众多类型的数据,比如财产及医疗记录、股票转让、法庭文件中的证据链,还有用于IT审计的长期数据归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Hugging Face推出开源工具Yourbench,允许企业创建自定义基准来评估AI模型在其内部数据上的表现。这一工具通过复制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基准的子集,以极低成本实现了对模型性能的精确评估。Yourbench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AI模型评估方法,有望改善模型评估的方式。
Cognition AI 推出 Devin 2.0,这是其 AI 驱动的软件开发平台的更新版本。新版本引入了多项功能,旨在提升开发者与自主代理之间的协作效率。最引人注目的是,Devin 2.0 的起价从每月 500 美元大幅下调至 20 美元,使其更易于普及。新功能包括并行 Devin、交互式规划、代码库搜索等,有望提升开发效率并增强用户控制。
安迪·卡拉布蒂斯是一位杰出的CIO,她的职业生涯横跨多个行业和地区,经历了多次变革时刻。她在福特和通用汽车锻炼了领导力和技术专长,后来在戴尔、拜奥根和国家电网等公司担任高管,推动战略创新。本文总结了她对IT领导者核心技能的见解,包括战略沟通、情商、协作、远见卓识、变革管理和敏捷性等,对当今IT领导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边缘 AI 计算将使人形机器人、智能设备和自动驾驶等应用从数据中心和云端服务器解放出来,转移到制造车间、手术室和城市中心等场景。它能实现低延迟和自主决策,使 AI 无处不在,推动工业设施全面自动化,彻底改变商业和生活方式。边缘 AI 正在快速发展,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相关硬件和软件平台,未来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