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与日本最大的银行签署了协议,帮助后者开发“智能”合同,并基于区块链建模技术,使商业交易实现自动化。
这家IT厂商联合三菱东京日联银行(BTMU),将设计、管理和制定可以用在业务合作伙伴当中的合同。并且,这两家公司本身已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使双方之间的商业交易实现自动化。
第一个试点项目于今年5月份开工,是建立在Linux基金会的开源区块链平台Hyperledger Project之上,最终部署在IBM的云基础设施上,以管理合同。
区块链经常被认为是比特币背后的核心技术。它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或公共总账,由参与某个系统的各方共享,借助一系列技术规则来验证。它由越来越多的数据记录组成,每个数据记录包括时间戳以及把它与前一个块联系起来的信息。只有被添加到区块链后,交易才被确认;由于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副本,若有篡改发生,会很明显,因而很难伪造和窃取。
IBM研究部门主管全球实验室副总裁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表示,领导BTMU合作关系的是他们的东京研究实验室,最近刚在新加坡设立了IBM区块链创新中心。该银行的新加坡分部也参与了这个项目。
莫里斯表示,IBM正与其他客户合作开展类似的区块链项目,其中包括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和日本交易所集团。
对于这些项目他没有透露进一步的细节,只是补充道:大多数客户将区块链视作一个潜在的竞争优势,但目前不愿公布计划。
他也不愿透露BTMU项目中相关的财务细节。
IBM和这家日本银行已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一种智能合同管理原型,双方表示旨在改善多方商业活动中的服务级别协议(SLA)的效率和问责性。
另外,这家银行计划在2017年财年(4月份开始)使用该工具管理其业务环境中的合同。与IBM签署的商业协议将延续到2017年财年年底前。
两家公司还声称,含有相关信息的传感器将用在区块链中,监控设备的交付和使用。这个过程将便于BTMU和IBM之间的开票和支付过程实现自动化。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亚洲和大洋洲副首席执行官、亚洲和大洋洲新加坡分部及企业银行部门总经理Motoi Mitsuishi说:“区块链技术不仅有望改变金融行业,还有望改变商业界的其他行业,从而有助于提高端到端业务流程的效率。”
IBM的行业平台高级副总裁布丽奇特·范·克拉林根(Bridget van Kralingen)补充说,区块链能够“重塑”复杂的涉及多方、基于合同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在银行和金融服务行业。
这家IT厂商认为,区块链有助于树立信任,而商业网络里面常常缺乏信任,因为它使治理和安全系统去中心化。它有望为网络里面的不同方提供同样的权威影响力,因为区块链使用的总账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予以共享和复制的。
IBM在过去这年一直在市场跑马圈地,向公共和医疗行业推出区块链服务,另外开设专门研发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实验室。今年7月,它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个IBM区块链创新中心,坐落于当地的沃森中心。
然而,IBM并不是宣扬区块链优点的唯一厂商。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安诺(Acronis)在今年5月份透露计划,使用这项技术来开发数据保护工具,设立一支专门研发这类项目的研发团队。
这家存储厂商认为,基于分布式架构,区块链有望提供新的数据保护使用场合,从而可以用来确保真实性和隐私性。安诺表示,比如说,区块链可用于保护众多类型的数据,比如财产及医疗记录、股票转让、法庭文件中的证据链,还有用于IT审计的长期数据归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