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发布《全球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开支半年度报告》,称两大市场营收有望从2016年的52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620亿美元。这意味着,AR和VR两大市场或将在未来5年间达到181.3%的年度增长率。
对此,IDC消费者视野及分析副总裁Chris Chute表示:“过去AR和VR技术一直停留在科幻领域。如今,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对评价VR头盔的支持,普通消费者市场正在酝酿一场变革,而后者将成为新用户以及那些以用户为驱动的优秀内容的主战场。近期,医疗保健市场的发展证明了AR技术所潜藏的行业级影响力,因而我们认为,这股洪流会在未来5年席卷教育、物流和制造等领域”
“感谢全新的廉价设备的出现,这为更多企业和个人都开始使用AR和VR技术成为现实”,IDC设备及AR/VR副总裁Tom Mainelli表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对硬件设备的需求是基于支持这些硬件的软件和服务。因此我们预测,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大批开发者为其提供更加优异的内容体验,并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根据报告显示,全球VR和AR硬件的销售额将为这一产业创造近50%的收入,软件收入也有望在2016年已超过200%的幅度飞速提升,但后劲儿未必能赶上后续的服务产业吸金力——后者会因物流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大量需求而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IDC指出,受消费者在游戏及付费内容市场的偏重,包括头盔、软件、咨询服务以及系统整合在内的VR营收有望在2016、2017年超过AR,但随着医疗、产品设计以及制造业的崛起,AR收入有望从2017年开始“逆袭”。
从区域来看,美国、西欧以及除日本外的亚洲市场为全球AR和VR市场贡献近3/4的市场收入,而在2016年三者收入相差并不明显。IDC预测,美国市场有望从2020年开始井喷,但每个地区的年增长率都有望超过10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