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8月09日 人物访谈(文/孙博): 电梯停在十六楼,一眼望去整层都是本次采访公司的办公区域。走进其中,公司整体装修风格采用了多种明亮的颜色。茶水间、开放办公区、敏捷开发区、培训区,办公室也有着十分清晰的功能布局,每个小细节都别有用心。采访那天,云栖科技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家不呆板的技术公司 ,这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采访产生了兴趣。
和很多工作时间不长的创业者不同,作为云栖科技的创始人和CTO,樊世祥在四年前回国创业的时候,已经在北美从事了十五年的IT工作了。如果真有一类人是属于有情怀的创业者,那么樊世祥应该是其中的一员,他不仅希望成功开创一番事业,还希望用一种“很理想”的方式开创这番事业。
不仅要创业,还要用正确的方式创业
为了践行这种“理想”,云栖内部用了很多严谨和前沿的理念。比如为了保障软件产品上的技术先进性,云栖科技非常注重软件架构的设计——能否支撑硬件、运维是否简易、系统的可扩展性、对象存储的容灾备份、安全策略、权限管控、和其他业务系统的对接等等。再比如在开发模式方面,他希望使用RAD模型(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一种用软件来开发软件的快速开发理念),实现迅速建模,然后扩展开来,制作云栖的软件产品体系。
说到RAD模型,樊世祥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有天早晨九点钟,公司最大的股东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写了一个开发需求。他说为了了解RAD模型的厉害,决定让我们做一个有关体育赛事打赌的网站。结果在晚上八点钟我们就告诉他网站上线了。股东知道了这个模型的厉害之处,主动奖励了RAD开发团队1万美元的奖金。”
云栖科技CTO 樊世祥
除了从国外带回了技术模型,樊世祥还带回来了一些管理理念。云栖现在使用的组织架构,是一种称之为“合弄制”(Holacracy)的方式。作为硅谷创新型企业的一个管理潮流,“合弄制”的核心是通过弱化企业中的等级制度,分散CEO的权利,让职责与权力更透明、运作更高效、反应更敏捷、也最大程度挖掘员工的创新能力。
切入企业文档云是想解决移动互联时代给企业办公带来的挑战
云栖科技选择的创业方向,是基于文档管理的企业级文档云计算和云存储。当谈到为什么会涉足这一市场,樊世祥告诉记者,几年前在他们创业之初的时候,人们用手机进行办公的趋势已经很普遍了,这就意味着从不同设备间同步文档这样的需求一定会增长。再加上企业中产生的商务文档数量和增速都是前所未有的,而移动终端设备却无法存储海量的信息,此外其安全性也难以保障,所以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需求很确定的市场。樊世祥说,”有价值的事情就一定有前途。”
与传统企业存储不同的是,云栖科技主要提供的是私有云存储服务——将企业自己的底层硬件通过云栖科技的技术手段,转化成文档云平台。此外,企业也可以用购买一体机的方式,直接安装在自己的机柜里,实现快速化部署。相比个人网盘服务,企业云盘更突出了企业级的特点:安全性高、存储量大、传输速度快,注重与企业现有系统的对接。
近期,云栖科技又推出了“文档云”,利用这个通用平台及其工具,可以制作符合企业特性的基于文档和通讯的企业应用,面对不同行业,衍生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国家档案局部署的档案管理系统就是一个例子,采用最新的第三代档案系统、基于云栖科技底层技术和文档云平台、利用数字化的手段,从收集、归档、管理、保存等方面保存国家档案局的“记忆”,避免价值资料的流失 。
据了解,云栖科技现已被中国档案学会定为档案类软件定点企业。同时,云栖科技的档案系统也被北京联合大学档案专业指定为教学和实习专属软件产品。 除此之外,目前云栖科技也已经推出了档案云、云客服、EMM,以及正在研发的云栖消息等面向不同场景的云服务。
做企业级市场,需要技术功底过硬
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一般存储服务,云存储由于用户规模大、服务范围广、网络环境复杂,因此实现一个可以随时通过移动访问的高可用云存储服务,尤其是企业级云存储服务,在技术上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采访过程中,云栖科技的底层技术多次被提及。樊世祥告诉记者,他们投入了相当多精力在底层对象存储以及介于底层存储和上层应用之间的EFSS技术(文件同步与共享)上,解决了跨不同数据中心、企业、部门、小组以及个人设备之间的数据的分享、同步等问题,而这也正是传统IT覆盖不到的方面。
对于企业级用户而言,文档作为一种重要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云栖科技使用了自己的一套文档切片和文件保险柜技术。当商务文档在上传和存储过程中,所传输的信息可以确保不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看到,紧接着数据要经过两层切片处理后再被保存。
截止到目前,除了上文提到关于安全的文档切片和底层的对象存储两个技术以外,云栖科技还在流量控制、元数据处理、传输加速以及智能路由等相关领域,共申请了9项技术专利。“就好比制造汽车,我们想先将汽车的引擎建好,产品才能更结实。”樊世祥感叹,企业在选型时通常会关注系统功能的多少,而背后的技术架构则往往被忽略。
和四年前相比,企业服务领域的创业公司数量增加了很多,面向云存储这个细分领域的公司也不少。不过樊世祥并没有过多的担心竞争问题,“云存储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现在没有一个云存储产品可以囊括所有功能。”樊世祥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