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拟2020年启动5G商用 有望撬动万亿产业
作者:《经济参考报》
随着“2020年5G网络正式商用”的预期渐强,行业内众多企业均开始加速在5G领域的布局。日前获悉,三大运营商目前均已制定了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的计划,最快将于明年展开试验网络的建设和相关测试。
随着“2020年5G网络正式商用”的预期渐强,行业内众多企业均开始加速在5G领域的布局。日前,记者获悉,三大运营商目前均已制定了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的计划,最快将于明年展开试验网络的建设和相关测试。如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大运营商将有可能在2018年开始投入5G网络建设,到2020年正式启动商用。
目前,业内普遍预计到2020年,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在内的众多国家将正式启动商用5G网络。在这一预期下,包括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手机芯片制造商在内的行业企业均开始加速在5G领域的布局。除了国内三大运营商外,记者日前还了解到,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正在加快5G芯片的研发,目前高通已经完成了各类技术测试,预计到2018年将根据最终的5G国际标准,正式推出量产的5G手机芯片。
此外,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电信设备制造商也向记者透露,正在加快5G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已和电信运营商展开相关合作。据爱立信介绍,公司日前已和韩国SK电信、德国电信等开展了全球首例横贯大陆的5G测试,并计划在韩国和德国部署试验5G网络。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则表示,近期已完成重要的5G技术开发和验证,目前正在开发相应的5G网络解决方案。
据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介绍,2020年我国5G网络将启动商用。今年年初我国已正式启动了5G研发技术试验,搭建开放的研发试验平台。根据工信部总体部署,我国的5G基础研发试验将在2016年到2018年进行,分为5G关键技术试验、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验证三个阶段进行。目前我国的多个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开展5G需求、技术、频谱、标准等研究工作。IMT-2020(5G)除了投入大量资源、全面开展5G各领域的研发之外,还发布了5G需求和概念白皮书,相关的建议已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
据介绍,5G技术相比4G技术,峰值速率增长数十倍,从4G的100Mb/s提高到几十G/s。也就是说,1秒钟可以下载30余部电影,可支持的用户连接数增长到100万用户/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满足物联网这样的海量接入场景。欧盟研究显示,如果将全球现有网络全部更新为5G网络,将拥有接入7万亿台无线设备、为70亿人服务的能力,这意味着5G网络将为未来的物联网产业奠定网络基础。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将有望撬动规模达万亿元的物联网产业。多个市场机构表示,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家居、无人机等典型的物联网细分行业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已相当成熟,但现有4G网络的通讯能力大大限制了上述产业的发展。随着5G的正式商用,网络问题将迎刃而解,上述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也将随之崛起。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提出DITING网络小说翻译评估框架,首次系统评估大型语言模型在网络小说翻译方面的表现。该研究构建了六维评估体系和AgentEval多智能体评估方法,发现中国训练的模型在文化理解方面具有优势,DeepSeek-V3表现最佳。研究揭示了AI翻译在文化适应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挑战,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参数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的Dr.LLM技术,通过为大型语言模型配备智能路由器,让AI能根据问题复杂度动态选择计算路径。该系统仅用4000个训练样本和极少参数,就实现了准确率提升3.4%同时节省计算资源的突破,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且具有强泛化能力,为AI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