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6月24日 北京消息:数据分析对于很多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所有大型企业都已构建了数据仓库, 以便对各种来源的数据进行报告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指导业务流程改进。构建并运行数据仓库是一件复杂而费力的事情。大部分数据仓库都很复杂,前期投入的软件、硬件、人力都会很多。另外,传统数据仓库在数据爆炸性增长的今天、扩展比较困难、性能下降明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UCloud 近日推出了大规模并行、完全托管的PB级数据仓库服务——UDW,可以极大地减少部署数据仓库相关的成本和工作量,更高效地使用商业智能 (BI)工具来分析海量数据。
MPP体系结构+高可用架构 实现高性能
UDW提供可视化的控制台,能方便快捷的管理和监控数据仓库,降低使用门槛;此外,支持数据压缩、深度优化的软硬件方案,按实际数据处理需求开通节点实例,无需为搭建数据仓库一次性投入高额成本;同时,支持行存储及列存储的数据存储方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存储需求。
UDW是基于PostgreSQL开发的大规模并行、完全托管的PB级数据仓库服务,几乎支持了PostgreSQL的所有特性。用户只需掌握标准SQL语法,就可以熟练地使用UDW。
架构上采用了可扩展的MPP分布式体系,能为用户提供高性能、低成本、高可用的分布式数据仓库。
MPP体系结构
图1.1 UDW架构图
UDW采用无共享的MPP架构,适用于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UDW的架构如上图1.1所示,主要有Client、Master Node和Compute Node组成。基本组成部分的功能如下:
Client:访问UDW的客户端、支持通过JDBC、ODBC、PHP、Python、命令行SQL访问UDW。
Master Node:访问UDW数据仓库的入口,它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负责权限认证、处理SQL命令、调度分发执行计划、汇总Fragment的执行结果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Compute Node:Compute Node管理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每个Compute Node有多个Fragment组成,Fragment负责业务数据的存储、用户SQL的执行。
UDW的高可用架构
图1.2 UDW的高可用架构
如上图所示,Compute Node中的Fragment通过mirror备份到其他的Compute Node上。当primary Fragment出现不可用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mirror Fragment、当primary Fragment恢复之后、primary Fragment会自动恢复这期间的变更。
除了Compute Node节点为Fragment配置镜像之外、UDW也会为Active Node配置镜像,确保系统的变更信息不会丢失,提升系统的健壮性。当Active Master不可用时会自动切换到Standby master。
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并发执行任务
在UDW数据仓库中所有的表都是分布式的,每张表都会被切片。切片规则可以选择按照指定的Key进行Hash分片或者选择随机分片。如下图所示test1、test2、test3、test4四张表的数据都会切片分布到所有的Fragment上面。
图1.3 UDW数据分布图
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所有的Fragment同时工作、每个Fragment只需计算一部分数据、所以计算效率会大大提升。如下图所示、Master Node会把查询任务下发到每个Fragment,Fragment接收到任务后,把任务划分若干步执行。
Step 1:scan表格数据,如果数据不需要重新分布直接本地做计算、数据处理之后由master做汇总,进入Step3。如果数据需要重新分布,则通过网络传输到对应的Fragment,然后进入Step2。
Step2:数据处理
Step3:master节点汇总数据
图1.4 UDW的并发执行
UDW非常适合商业智能(BI)领域的大数据联机分析处理(OLAP)。充分满足用户对海量历史数据的存取需求,为系统日志、销售数据、监控数据等历史数据提供低成本的存储方案。
可对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金融、电信、物联网等领域提供PB级别海量数据存储、查询、统计、分析,方便企业BI业务。
当你的数据规模达到500G,单个MySQL数据库已经难以支持。随着业务增长,数据规模可能会达到TB级别甚至可能达到PB级别,如果希望后续能够平滑的扩容,UDW为你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UDW现在已经进入全面公测,只要你了解一点SQL语法就能快速熟练的使用UDW。另外我们也提供了详细的说明文档。详见:https://docs.UCloud.cn/upd-docs/udw/index.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ursera在2025年连接大会上宣布多项AI功能更新。10月将推出角色扮演功能,通过AI人物帮助学生练习面试技巧并获得实时反馈。新增AI评分系统可即时批改代码、论文和视频作业。同时引入完整性检查和监考系统,通过锁定浏览器和真实性验证打击作弊行为,据称可减少95%的不当行为。此外,AI课程构建器将扩展至所有合作伙伴,帮助教育者快速设计课程。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英国政府研究显示,神经多样性员工从AI聊天机器人中获得的收益远超普通同事。在Microsoft 365 Copilot试点中,神经多样性员工满意度达90%置信水平,推荐度达95%置信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用户。患有ADHD和阅读障碍的员工表示AI工具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支持,特别是在报告撰写方面。研究表明,AI工具正在填补传统无障碍技术未能解决的职场差距,为残障人士提供了隐形的工作辅助。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