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离不开审批?
有工作的地方就有审批,但由于审批涉及到层层级别关系,一道道流程,让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繁琐、周期长,因此产生抵触心理。
同时,我们又离不开审批,它是人类组织与合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组织中引入的审批起到了确责、监督、核查、整改,以及考评的诸多作用。
我们为什么要做云审批?
既然离不了审批,那么能不能把它变成快事一桩呢?至少,想办法让我们审批流程应用的开发者、业务流程的设计和管理者、审批的参与者,以及IT系统的运维人员可以做得更快些,班加的少些,烦心闹心的问题也更少些。这对于我们做了二十多年各种企业应用的用友来讲,还是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我们的公有云服务,用友云审批诞生了。
用友云审批是什么?
用友云审批是用友iUAP企业互联网开放平台中提供的一款公有云服务产品。它能够快速实现微信审批,并集成各种企业流程应用。
用友云审批的核心设计思想,就是一个“微”字,以“微服务”和“微应用”的形式提供审批和流程的服务(如下图所示)。微服务提供SDK包、Restful API和JS组件,包括流程引擎、流程建模、自由流、流程监控、任务管理和流程集成。微应用提供基于H5的流程微应用,支持多平台嵌入,包括设计器、微信、钉钉和桌面审批。
说到这个“微”,不是简单的Restful API或轻应用,这些只是互联网化服务的一种技术形态,而是一种适应企业服务“社会级”变革的,贯穿产品服务全生命期的设计理念,我们称作:智慧蚂蚁。这也是我们对用友云审批服务定位的形象化描述:蚂蚁有着令人惊叹的社会化分工与协作,它很小,却可以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重量,如果蚂蚁有了我们人类的智慧和互联网,世界将会怎样?
在移动化、碎片化、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智能设备的背景下,颠覆性的“产业重构”是“社会级”变革的一条主线,其特点是产业链延长、细分、跨界、重组、整合,以及重建商业模式,已经涉及或正在涉及包括企业应用与服务在内的多个领域。
用友云审批 “智慧蚂蚁”的定位,聚焦企业级的审批与流程服务,可以方便快速地整合或集成在其他互联网应用、创新业务,甚至是一个全新的产业结构或模式中。做个勤劳、智慧、专业的小蚂蚁,致专致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这也是我们与其他厂商或产品最重要的区别。
用友云审批的几个特点
一,单特性应用。
作为“微应用”,用友云审批还有一个更加贴切的名称:单特性应用。
这种应用专注解决特定的场景或需求,还可以灵活地集成在其他应用或服务中,类似的应用有地图、报销、支付、数据采集表单等。
比如,有许多企业上OA,主要就是为了做些审批流程,花了钱不说,使用配置也复杂;如果把OA换成一些社交软件中的内建审批应用,又简单得过了头,想配个分支条件都不行。在这种情况下,用友云审批就是最合适的选择。移动端你想用钉钉或微信都行。还有一堆模板供你选用,简单的不得了,不妨来试试!https://ys.yyuap.com/
二,高性能流程引擎支撑。
用友云审批的背后是一个高性能的流程引擎。通过弹性可伸缩的微服务架构做到了对大规模访问量的支撑,这个引擎也用在了海关总署金关二期的流程平台项目上。海关希望运维一个统一的流程平台,支撑大大小小的各种应用或项目中的流程需求,性能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关注的焦点,以通关辅助审批为例,全关区日处理流程实例达数十万。
三,支持租户级定制扩展框架。
我们的流程模型和执行都支持BPMN2.0标准。这个标准在国内还未得到真正普及,大多数OA产品或BPM平台都是不支持的,许多业务人员也并不感冒,觉得太过复杂了些。
那么,我们支持这个标准备的意义何在呢?其实,BPMN2.0是WfMC、UML、BPEL等众多流程标准的集大成者,在业务流程描述能力与准确性上无可比拟。用友云审批支持这个标准,并不是把一个标准模型的复杂呈现给最终用户,而是把标准看作架构性的解决方案,在标准强大的描述能力与柔性的基础上,让我们的云服务从架构层面,支持租户级的定制扩展框架。
在这个框架上,我们为用户提供了具有互联网体验的,审批流程专用的设计器,同时支持租户级的扩展定制。比如,我们的伙伴易快报,使用这种机制实现了企业报销场景专用的流程设计器。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定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随着应用或业务的需求持续改进和扩展,比如增加一个活动,调用一个第3方提供的互联网服务,或者触发推送一个业务事件,在这个框架上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我们认为这是企业级流程应用的一个很重要特性。
四,审批流程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
接下来就是审批能力了,抢占、会签、加签、指派、驳回、撤回、跳转……在架构层面,把流程分为结构化(或称固定流程)与非结构化(或称自由流、动态流程)两大类。非结构化流程支持的动态流程能力(比如审批中的跳转)被约束在核心引擎上的分层扩展,在提高了平台可扩展性的同时,保障了核心流程引擎的稳定和最小化性能影响。基于这个架构,我们统一了大家通常说的自由流和固定流。
用友云审批以开放平台的方式,全面支持Restful API,提供了SDK、参考手册和DEMO,如果不够,我们还提供上门服务。不能说我们的产品力是最完美的,但我们一定可以为你提供最可信赖的服务。服务,是互联网化的根本,也是用友能走到今天的原因,我们始终铭记,始终如一。
有工作的地方就有审批,当你遇到、想到或使用审批的时候,不妨告诉你的朋友、团队、伙伴、客户,有这么一个公有云服务,它的名字叫“用友云审批”。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