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其他基础设施一样,是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过去我们是如何使用计算能力呢?首先,我们购买计算设备,例如各个厂商的服务器,其次,我们购买不同公司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第三,各个用户都不是专业人士,需要找专业人士集成,将软件和硬件环境整合,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界面,交付给用户使用。计算的使用是分散而困难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标准化的提高,现在有机会把计算能力集中规模化,就如发电厂一样,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基本做到实时宽带在线,把计算能力集中到一起使用,提高全社会效率,降低全社会成本。
整个的产业链是:计算能力提供者(云)---数据传输运营者(管)---计算能力的使用者(端),计算能力提供者需要关注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能力的零售价格,数据传输的价格,数据传输运营商关心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数据传输价格,计算能力的使用者,关心数据传输价格和计算能力的价格。
是不是真正的做云计算,关键是资产归属:如果一家公司要做云计算,或者更加精确一些,要做IAAS和PAAS层面,计算设备的固定资产一定是自己拥有,而不是客户拥有,客户只需要付服务费用或是租金而已。这也是我为什么说“私有云”是个凭空的概念的原因。这本来就是IBM和惠普在公有云市场失败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告诉客户,私有云优势明显,把所有的计算设备卖给客户,形成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根本不能提高效率,不能降低成本。
结论:辨别什么是真正的云计算公司,非常简单它的商业模式是提供服务,而不是出卖产品,资产的归属权是自己,而不是客户。所以,有公司说自己要做云计算的时候,问一个问题,设备的归属权是自己还是客户,财务报表上是否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或者有其他方式,例如融资租赁),如果答案是设备归属权是客户,那就是挂着羊头卖狗肉,不是云计算公司,依旧是传统的设备销售公司,无论马甲有多少,内容是一样的。
如果设备的归属权是自己,OK,恭喜你,进入残酷云计算运营领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三星与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合作,将其应用引入智能电视。2025年三星电视用户可立即使用,2024和2023年款设备将通过系统更新获得支持。用户可通过打字或语音提问,Perplexity还为用户提供12个月免费Pro订阅。尽管面临版权争议,这一合作仍引发关注。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苹果M5 MacBook Pro评测显示这是一次相对较小的升级。最大变化是M5芯片,CPU性能比M4提升约9%,多核性能比M4 MacBook Air快19%,GPU性能提升37%。功耗可能有所增加但电池续航保持24小时。评测者认为该产品不适合M4用户升级,但对使用older型号用户仍是强有力选择。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