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5月16日 北京消息:由华为和云适配联合主办,主题为“HTML5的未来,就是你!”的HTML5移动应用开发大赛颁奖典礼今日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大赛设计的初衷即希望为广大HTML5开发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开发者们在HTML5移动应用上尽情”烧脑”。对于优秀的作品和个人,华为和云适配将给予大赛奖金之外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和发展机会,与开发者共享移动办公的蓝海。
本次大赛自2015年11月启动,历时5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华为组织专业讲师在线与开发者共同探讨HTML5技术原理;通过线下沙龙的方式邀请行业领袖与开发者、创客面对面分享前沿技术理念,深入剖析市场机遇,现场参与人数达到150多位。到2016年4月作品提交截止日,大赛共吸引400多个开发团体及个人参加。收到的参赛作品涵盖了备忘录、计算器等基础办公工具,企业IM、电子签章等通用行业应用,面向快消、职信监督等垂直行业应用。大赛评委会经过多轮深入讨论和细致评审,评选出20个优秀作品入围,并在今天现场颁奖。20位优秀作品的作者受邀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分享收获的时刻。
华为AnyOffice产品总监陈爱平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个人开发者郑张宽所设计的企业IM应用“PenPen”荣获此次大赛一等奖,斩获50000元现金大奖。山西百城科技的“BB商务会签”和永中软件的“永中DCS”应用则拿下奖金为20000元的二等奖。深圳前海圆舟科技的“柚客”、长春我们俩文化传播公司的“职业信用监督体系”和个人开发者李文祥的“i记事”荣获奖金为8000元的三等奖。其他入围作品的作者也在现场通过抽奖的方式获得Mate8、华为Watch、手环等豪华礼品。为了给开发者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现场还安排了开发者故事分享和优秀作品路演环节,充分展现参赛开发者强大的创新能力,并通过作品展示了HTML5技术在移动化开发中的独特优势。
华为与H5 移动应用开发领域领军人物共同探讨H5应用之道
典礼现场,华为邀请到了云适配CEO陈本峰、白鹭时代联合创始人张翔、LAYABOX创始人谢成鸿、火速移动CEO赵九州、致远软件副总裁李平等HTML5移动应用开发领域领军人物,就HTML5技术的应用之道进行了深入讨论。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原生API的开发方式,HTML5在跨平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更好地解决企业移动化过程中开发和升级维护成本高、信息割裂等问题。在未来,HTML5必将满足从普通用户的生活娱乐,到企业的专业移动化办公等全方位多领域的需求。
“今天的颁奖典礼只是本次大赛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但它并不是休止符。我们还会继续通过各种赛事活动来发现和挖掘优秀的开发者,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华为AnyOffice产品总监陈爱平说。根据计划,AnyOffice EMM(Enterprise Mobile Management,企业移动管理)平台报表插件大赛即将启动,而决赛则被安排在2016年8月31日-9月2日华为旗舰大会上进行。这将是一次在更大舞台上展示的机会,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开发者在这个舞台上一展才华。
华为的BYOD战略与企业移动化发展密切相关。 华为BYOD移动应用联盟经过3年多的持续发展,目前联盟平台已有超过200家合作伙伴,集成各种应用500多个,覆盖全球超过450万移动终端。HTML5是未来企业移动应用发展的重要方向,华为已与微软、英特尔、云适配等公司共同筹建并启动“中国企业级HTML5联盟”,AnyOffice安全平台也已全面兼容HTML5应用。在未来,华为一方面将坚持聚焦构建移动应用基础安全能力,如安全沙箱、应用层VPN、MDM、MAM等,并以SDK的形式助力伙伴快速实现对安全能力的整合;另一方面,将始终坚持移动办公商业生态的构建,与开发者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动HTML5的市场化进程,为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快速、高效的移动化解决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