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将是艰难的一年!”,对于被媒体恐吓习惯的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想必早已对这种论调产生免疫,但是敏锐的企业领袖们并不这么认为,从2012年开始的GDP破8,到“新常态”的提出,如何做到成功的顺势转型是所有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企业移动化是趋势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是企业家们的觉醒,那企业移动化转型才是搏杀的真正开始。早在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就已达到7.3亿人,远超PC机。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移动端及可靠的技术平台作支撑。
中小企业移动化困难重重
然而即便是一个APP前端的研发也足以将一家公司拖入泥潭,特别是众多中小型企业都有过类似的惨痛经历,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巨大,然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背后原因,概括起来为两大类:
一、无团队或团队效率滞后。企业/团队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去组建后端技术团队,可能因此错过了主营业务开拓和发展的最佳时机。
二、技术团队不够专注。即便有团队,但是技术不全面,没办法做到全程研发和维护,个别环节借助供应商,反而增加资金成本。
移动云服务商应运而生
移动云服务提供商开始大量涌现,近期微软等IT/互联网巨头都开始纷纷押宝移动云服务产业。基于前端或者后端的云服务开发者很多,在垂直通用或者数据存储等专项领域技术成熟的公司更是比比皆是,但是对于使用者而言,既然求助于供应商,那就希望体验到便捷、成熟稳定的产品和细致的服务。一家名为MaxLeap(力谱宿云: https://maxleap.cn/)的公司表示:他们近期推出的一款同名的产品MaxLeap,可以提供从后端到前端的全程移动云服务,并且目前已有的超过3000多家国内外企业体验后的反馈是:模式高效、便捷、安全,节省了人力、资金以及时间成本。
尽管像MaxLeap这样的供应商以及产品还很少,但至少可以让企业看到移动化在技术层面并非难如上青天,毕竟互联网时代,科技带给人类的更多是自由而非限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