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将是艰难的一年!”,对于被媒体恐吓习惯的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想必早已对这种论调产生免疫,但是敏锐的企业领袖们并不这么认为,从2012年开始的GDP破8,到“新常态”的提出,如何做到成功的顺势转型是所有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企业移动化是趋势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是企业家们的觉醒,那企业移动化转型才是搏杀的真正开始。早在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就已达到7.3亿人,远超PC机。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移动端及可靠的技术平台作支撑。
中小企业移动化困难重重
然而即便是一个APP前端的研发也足以将一家公司拖入泥潭,特别是众多中小型企业都有过类似的惨痛经历,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巨大,然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背后原因,概括起来为两大类:
一、无团队或团队效率滞后。企业/团队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去组建后端技术团队,可能因此错过了主营业务开拓和发展的最佳时机。
二、技术团队不够专注。即便有团队,但是技术不全面,没办法做到全程研发和维护,个别环节借助供应商,反而增加资金成本。
移动云服务商应运而生
移动云服务提供商开始大量涌现,近期微软等IT/互联网巨头都开始纷纷押宝移动云服务产业。基于前端或者后端的云服务开发者很多,在垂直通用或者数据存储等专项领域技术成熟的公司更是比比皆是,但是对于使用者而言,既然求助于供应商,那就希望体验到便捷、成熟稳定的产品和细致的服务。一家名为MaxLeap(力谱宿云: https://maxleap.cn/)的公司表示:他们近期推出的一款同名的产品MaxLeap,可以提供从后端到前端的全程移动云服务,并且目前已有的超过3000多家国内外企业体验后的反馈是:模式高效、便捷、安全,节省了人力、资金以及时间成本。
尽管像MaxLeap这样的供应商以及产品还很少,但至少可以让企业看到移动化在技术层面并非难如上青天,毕竟互联网时代,科技带给人类的更多是自由而非限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finity基金会发布Caffeine AI平台,通过自然语言提示创建功能完整的应用程序,旨在将全球开发者数量从5000万扩展到50亿。该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用户可通过对话方式快速构建应用,包括博客和电商网站等。与Anthropic合作提供后端支持,挑战传统应用商店模式。
微软研究院推出SambaY架构,通过创新的门控记忆单元实现AI推理速度10倍提升。该技术采用解码器-混合-解码器设计,在数学推理等复杂任务上表现卓越,为高效AI推理开辟新方向,有望推动AI在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社交媒体巨头Meta开发了一个AI模型来创造新型混凝土配方,并将其中一种应用于新数据中心的地面浇筑。该模型采用贝叶斯优化技术预测不同混凝土配比的抗压强度曲线,显著加速了传统需要数天或数周的测试过程。Meta与建筑公司Amrize和伊利诺伊大学合作,在明尼苏达州罗斯蒙特数据中心使用了这种新型低碳混凝土。该设施初期功率为10兆瓦,未来将扩展至75兆瓦。
瑞士EPFL研究团队开发的PERK方法通过参数高效的测试时学习技术,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将长文档信息编码到专门的记忆模块中,显著提升了长上下文推理能力。该方法在多项测试中表现卓越,不仅能处理比训练时长32倍的文档,还解决了传统AI的位置偏见问题,为处理复杂长文档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