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08日 北京消息:第四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16)4月8-10日将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将展示电子信息产业最新发展和信息消费最新热点,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博览会同期,“智能生态 智慧生活”中国智能硬件发展高峰论坛将于4月9日在会展中心5层玫瑰3厅召开。
在技术的驱动下,智能硬件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可穿戴设备、无人机飞行器、虚拟现实等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2015年,大量的创业者涌入智能硬件行业并受到资本的竞相追捧。与此同时,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智能硬件产业,打造智能硬件生态圈。然而,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在保持高速成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同质化竞争、产品孤岛、互联互通性差等方面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ZiH)携手国家半导体照明联盟(CSA)举办“智能生态 智慧生活”智能硬件发展高峰论坛,汇集智能硬件企业、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科研机构等行业大咖,共谋产业升级与资源整合,探索如何构建智能硬件产业发展创新生态。
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董宇秘书长将从产业生态的角度,剖析智能硬件产业链,畅谈生态体系的搭建;安创空间(ARM孵化器)项目总监朱敏、MADNET协同创新空间创始人郭强则将会从孵化器、众创空间的角度,分析当前智能硬件领域创业创新的整体形势和趋势;深圳连山易科技的贺强、造明公社的联合创始人梅志敏则会从光电行业切入,讲述智能技术对于LED行业的创新推动;uSens刘惠迪总监则会对火热的VR产品如何进入消费级市场分享其经验······本次论坛汇聚各界大咖,从智能硬件产业的每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强化智能生态圈的形成。
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将渐趋于理性,智能也将从单品向智能创新生态的方向发展。智能生态圈的快速发展将是物联网变革所需要的前期铺垫,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制造企业都无法独自置身其外。本次论坛将汇聚各方资源,强化智能生态圈的形成,引领智能硬件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大语言模型在人工智能时代展现强大力量,可穿戴设备成为收集人体数据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时监测血压、心率、血糖等生命体征,结合AI边缘计算能力,医疗正向个性化转型。基因治疗、数字孪生技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专属的医疗数字化身,实现从"报销型医疗"向"创新循证医疗"的转变,为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带来革命性突破。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在巴黎举办的欧洲开放基础设施峰会期间,专门用一整天时间讨论VMware迁移问题。博通收购VMware后许可证价格上涨,导致客户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开源开发者展示了将VMware虚拟机迁移到开源替代方案的产品。Forrester分析师指出VMware客户对此感到信任破裂。OpenStack等开源解决方案虽然复杂度较高,但提供了健康的开源生态系统替代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