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4月08日 北京消息:2016年4月8日,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唯一国家级展示平台,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综合性博览会——第四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po,英文简写:CITE)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超过100000平方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超过1700家行业领军企业参展,同期举办40余个主题、超过100场研讨活动,重点发布超过3000件新产品新技术。
CITE 2016以“创新·智能·融合”为主题,展会集中展示智能硬件、机器人、无人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智慧城市、集成电路、高端元器件、特种元器件、新能源、电子仪器与设备、信息技术重点行业应用等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发展成果。
通过CITE主题馆、平板显示馆、智能制造与3D打印馆、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馆、智能硬件与双创馆、健康电子馆、电子仪器与设备馆、锂电新能源馆、电子元器件馆9个展馆,智慧家庭、智能终端、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安全、集成电路等21个专业展区,展示行业最新产品技术,覆盖电子产业全产业链,打造国际化一流电子领域展示平台。
伴随“互联网+”概念的落地,智慧家庭行业越来越受追捧。互联网+、物联网以及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充分融合成为“CITE 2016“的一大亮点。海信、海尔、TCL、长虹、创维、思必驰、云知声、广田智能等进军智能家庭行业的领先企业悉数登场。智慧家庭芯片企业联发科技携带全球首款配备Tri-Cluster架构及十核处理器的系统单芯片解决方案“联发科技曦力X20”亮相展会现场。“第二届中国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智能家电与智慧生活发展高峰论坛”为我们描绘未来智慧生活的宏伟蓝图。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CITE 2016”期间,紫光展锐携展讯SC9860以及锐迪科Riot物联网平台等产品亮相展会现场。同期举办的“传感器与物联网应用高峰论坛”重点阐述全球MEMS/传感器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
“中国制造2025“战略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更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大族、吉阳、世椿、泰达、中科誉明等企业展示全产业链最新成果。服务机器人专馆集中展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机及智能硬件等,中电港、优必选、诺亦腾、图灵机器人、科大讯飞等领军企业均携最新技术及产品参展。同期举办的“亚洲机器人联盟高峰论坛”以及“机器人院士论坛”云集了两院院士、IEEE Fellow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及先进生产力的顶级企业领袖,为我国机器人产业与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指引方向。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CITE 2016”平板显示区,夏普、京东方、龙腾、华星、天马等行业龙头企业汇聚一堂,集中展示最新产品和技术。“中国(国际)平板显示产业大会“等一系列行业研讨活动从行业和技术角度集中研讨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是时下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CITE 2016”对AR/VR在探索阶段如何破解开发难度大、内容缺乏等难题展开讨论,以“VR时代:新消费、新娱乐、新经济”为主题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论坛”邀请了行业主管部门、专家分享产业前沿进展,探讨产业发展思路,会上还将发起成立“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无数的创业者在时代浪潮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健的生态圈支持。“CITE 2016”期间的“智能硬件开发者创客大会“上,方案公司、增值技术分销商、IC厂商、云平台和产品创客等关键资源相互融合,合力打造强健的产业生态圈。同期举办的中国好创业暨“微信创业时代2.0大赛”将让草根创业者一战成名。
新能源是中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CITE 2016”对此也给予了极大关注,重点展示锂电子电池、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ATL、天津力神、合肥国轩、中信迪生、深圳比克等顶尖锂电池企业带来了最新产品。比亚迪、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丰田汽车等携带旗下多款新能源汽车现场演出。同期举办的“中国锂电池产业与技术高峰论坛”汇集了全球近百位锂电业科学家,包括锂电池领域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0家世界500强企业技术带头人及近千位产业代表人,共同探讨锂电子电池在EDV、CE、ESS、数码终端等领域的应用。
“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智能开启未来生活、融合塑造新的模式”。第四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展示交流平台,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电子信息产业新风口已现,期待您与我们共享产业发展新机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