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创客总部在中关村硬蛋空间体验厅隆重举行了“智能硬件实战沙龙暨鲲鹏创业营媒体发布会”。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作为本次发布会的指导单位,峰瑞资本、洛可可、太火鸟、机智云、威腾网、创客大爆炸等知名投资机构、智能硬件顶尖企业、行业权威专家汇聚一堂,进行创新和智慧的思想碰撞。针对诸多行业存在的痛点,本期智能硬件实战沙龙邀请到智能硬件领域的专家、投资人、创业新锐,帮助智能硬件创业者们理清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的内在发展逻辑、特点与未来趋势,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干货与思考。
以创客总部合伙人陈荣根的“助力硬件革命,成就创客梦想”主题开篇。陈总指出,互联网创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对创业者学习能力、整合资金资源的要求奇高,创业者靠单打独斗、自己摸索很难成功。创客总部鲲鹏创业营计划于4月16日开营,将为创业者进行一个月的免费实战培训。参加创业营有机会获得30-200万种子基金,免费对接天使轮;峰瑞资本、联想之星等鼎力参与;大咖分享、私董会等课程学习深度打磨产品;可获得产品需求设计、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完整资源链条;智能硬件专家智库、行业大咖面对面授课;硬件领域新锐创业校友圈子相互支持等。将为入营的智能硬件创业者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从投资孵化到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推广等产业资源服务,搭建出一个全方位的硬件创业生态。
接下来是各位嘉宾的分享,涵盖了智能硬件领域的发展趋势、投资热点、行业痛点、创业机遇等创业者关心的方方面面。首先,峰瑞资本早期项目负责人朱祎舟以“智能硬件创业的思考”为核心,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对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以及投资逻辑进行了解读,阐述了智能硬件领域还存在哪些创业机遇等问题。
接着,创客总部合伙人丁晓诚就“智能硬件领域发展趋势与投资热点”这一主题,描绘了智能硬件中的人与机器人的双主体总蓝图,并以此为依据对当前热点作出简要点评。随之深入到硬件创业与投资的过程要点分析,包括优先级、价值链分工、多层次融资的演变过程。智能硬件领域发展趋势与投资热点、智能硬件的开发与众筹、智能硬件产品需求分析与模式设计等,深入分析和探讨了智能硬件创业的环境和发展趋势。
另外一个嘉宾创客大爆炸联合创始人李洪刚讲解了关于“智能硬件的开发与众筹”,他指出应该致力于打造“创新教育+创客工具+众筹输出”的创新模式。以创新教育作为通道,直达众筹,以全新的智能硬件开发工具Smart Node帮助各行各业的物联网开发者制作出各种原型,多种形式的“众筹”直接与产业链对接,形成完整的创新模式。
最后,智能硬件专家张弢就“开拓智能硬件的新边疆”的主题给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通过分析当前智能硬件创业领域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与已在创业以及正在准备创业的伙伴们共同探讨在今天的时间点上,如何选择智能硬件创业的产品形式与商业模式。例如如何去分析用户的需求?怎么设计商业模式?从哪些维度去考虑?以及具体落地执行的时候有哪些坑点等等。
接下来由威腾网CEO 岳纬主持了以“智能硬件创业项目的模式选择困境与落地执行难点”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洛可可众创科技总经理周立、创客总部合伙人丁晓诚、智能硬件专家张弢、太火鸟投资总监张婷、机智云技术总监高福东参与了本次圆桌论坛。
各位嘉宾积极发言,提出自己对于智能硬件的意见和建议。论坛中重点讨论了这些话题:从用户需求和产品设计的角度看,硬件创业如何快速脱颖而出;技术导向比较强的硬件终端类或底层技术类项目,是先提高技术门槛还是先找应用场景;智能硬件涉及“软”和“硬”两方面,团队应该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完美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面对小规模生产,若将产品生产外包,如何选择代工厂商;怎么做产品推广才能突破极客、青年的小圈子;产品众筹是否是一个好的融资方式和产品推广方式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大语言模型在人工智能时代展现强大力量,可穿戴设备成为收集人体数据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时监测血压、心率、血糖等生命体征,结合AI边缘计算能力,医疗正向个性化转型。基因治疗、数字孪生技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专属的医疗数字化身,实现从"报销型医疗"向"创新循证医疗"的转变,为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带来革命性突破。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在巴黎举办的欧洲开放基础设施峰会期间,专门用一整天时间讨论VMware迁移问题。博通收购VMware后许可证价格上涨,导致客户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开源开发者展示了将VMware虚拟机迁移到开源替代方案的产品。Forrester分析师指出VMware客户对此感到信任破裂。OpenStack等开源解决方案虽然复杂度较高,但提供了健康的开源生态系统替代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