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27日 北京消息(文/王聪彬):去年的12月我第一次接触到增长黑客的概念,这是一个说起来有点神秘的词。它有别于中国在营销上的“烧钱投入”和“体力劳动”,增长黑客正在逐渐引领和重塑互联网行业营销和增长的理念。
在一个号称30年来最冷的一天,我还是选择来听听在过去两年内互联网行业已经非常火热的增长黑客,尤其是其推动了美国Facebook等公司的快速发展让创业企业趋之若鹜。
“这一切不外乎是利用数据驱动增长的过程,了解用户的行为和需求是增长的基础中的基础。”
峰瑞资本技术合伙人、前Facebook工程师覃超在Facebook任职时就在鼓捣增长黑客这个东西,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东西,用一些启发性的办法实现增长。
增长黑客可以带来马上上手、快速搞定、持续迭代三大好处。Facebook的增长黑客是和文化绑定在一起的,在Facebook里你只要看到数据里的问题你就要赶快动起来,这是公司内部文化的驱使。
Facebook总结出用户留存是最重要的,这样就可以实现将用户拉进来,实现用户的再分享。其实在覃超看来增长黑客的本质是产品更好的满足用户核心需求,因为需求是内因,增长黑客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通过分析的手段来帮助公司实现增长是GrowingIO名字的由来,这和增长黑客的理念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GrowingIO创始人张溪梦的个人经历已经不用再过多赘述,因为在分析圈大家应该都略有知晓。在他看来增长黑客的职责是三个角色的混合体。第一他是市场营销人员,第二他是一个工程师,第三他是一个数据分析师。但产品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分别是获取、使用、转化、留存,增长黑客则是把留存提前。
GrowingIO创始人张溪梦
尤其在度过了流量为王的时代,精细化运营让增长黑客更具有价值。
用GrowingIO自身举例,在1月19日之前注册转化率8%左右,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在简化了操作之后,转化率提升了将近50%。
第二个例子是用数据来进行产品迭代,GrowingIO的产品是一个跨平台产品,用户在各种平台混合用户的行为。在设计上GrowingIO将界面进行了颜色的优化,使用户停留时间提升了15%-20%。
最后一个案例是提高用户留存,在界面优化的同时还添加了新建按钮,因为从数据看到不使用“创建新指标” 的用户隔日留存率在10%左右,而使用“创建新指标”功能的用户隔日留存率在30%左右。
GrowingIO做的就是帮你利用数据实现增长,这不同于分析流量类的工具,精细化的运营要针对每一个个体来进行分析。关注用户与内容之间的细节交互,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哪个内容进行了哪种程度的交互可以分五个维度,通过对五个维度进行全量数据的分析精益化到每个人,所有KPI一到两个指标来衡量用户的转化,多维度、多角度的方式来分析。
而且这件事还是无埋点的,这就需要在所有事件发生时记录并传送到GrowingIO服务端,之后就是一个匹配过程,可以看到实时序列的产生,也就带来了和传统埋点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 Spyre加速器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正式推出,为z17大型机、LinuxONE 5和Power11系统等企业级硬件的AI能力提供显著提升。该加速器基于定制芯片的PCIe卡,配备32个独立加速器核心,专为处理AI工作负载需求而设计。系统最多可配置48张Spyre卡,支持多模型AI处理,包括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主要应用于金融交易欺诈检测等关键业务场景。
微软研究院提出潜在分区网络(LZN),首次实现生成建模、表示学习和分类任务的真正统一。该框架通过共享高斯潜在空间和创新的潜在对齐机制,让原本独立的AI任务协同工作。实验显示LZN不仅能增强现有模型性能,还能独立完成各类任务,多任务联合训练效果更是超越单独训练。这项研究为构建下一代通用AI系统提供了新的架构思路。
意大利初创公司Ganiga开发了AI驱动的智能垃圾分拣机器人Hoooly,能自动识别并分类垃圾和可回收物。该公司产品包括机器人垃圾桶、智能盖子和废物追踪软件,旨在解决全球塑料回收率不足10%的问题。2024年公司收入50万美元,已向谷歌和多个机场销售超120台设备,计划融资300万美元并拓展美国市场。
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VLAC模型让机器人首次具备真实世界自主学习能力。该系统如同给机器人配备智能导师,能实时评估动作效果并从中学习。在四个操作任务测试中,机器人成功率从30%提升至90%,仅需200次练习。技术结合视觉、语言理解和动作生成,支持跨场景适应和人机协作,为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