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20日 北京消息:2016年1月20日,数据猿作为独家全程直播与专访媒体,受邀参加“全球大数据峰会 Global Big Data Conference 简称为 GBDC”本届大会由世界O2O组织、全球大数据联盟GBDC、全球移动游戏联盟GMGC、光合资本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O2O工作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支持。
GBDC全球大数据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大会规模逾3000人。大会从大数据改变政务管理方式、引领全球企业营销、智能交通综合服务、互联网整合营销运营、前沿科技等方面同现场嘉宾进行深入交流。通过行业大数据白皮书的分享和精彩的案例剖析,指导广大企业借助大数据发现广泛商业价值,切实有效地运用大数据的力量,帮助各行各业升级转型。 大会涉及大数据与智能政务、 汽车产业、 金融产业 、零售产业和房产行业等领域。 GBDC全球大数据峰会是迄今为止亚太地区举办的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盛会。
以下是“畅想大数据时代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实录:
主持人:HCR(慧辰资讯)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温路生
对话嘉宾:DataEye合伙人郭怡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宋涛、普华永道-汽车行业合伙人汪一萌
HCR(慧辰资讯)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温路生
主持人(温路生):这个环节的主题是:畅想大数据时代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其实大数据在汽车上的应用,或者说大数据在汽车整个领域大家谈论的非常热,当然大数据这个范围非常大,所以我也想从我们说消费者,用户然后到咱们经销商,然后再到厂家,甚至到整个流通行业,包括整个汽车产业链里,来一步一步往下拓展,来看看大数据对于整个汽车上有哪些更大的支撑作用。我们先请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宋涛: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峰会,因为我平时开的会都特别具体,特别落地的一些业务的会议,包括跟厂商开,跟经销商开,有跟政府的人一起开,都偏汽车方面的。我今天真的学了很多东西,包括DNA,人类的DNA,水稻的DNA,水稻的DNA比人类的还要大,我今天学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我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宋涛,个人专注于进口车这块,我负责协会的会员体系这块,目前我们会员六千多。我今天是带着行业工作者的身份和态度来学习,也希望我未来能和台下更多的伙伴一起合作。
汪一萌:我是来自于普华永道的。我其实本来更多的是做财务管理相关的咨询,从2008年开始随着汽车市场增长,开始要放缓,当然那年又上去,然后到目前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压力,从这个时间开始,现在变化成一位全职的专注于汽车行业咨询的一个合伙人。我特别同意刚才宋总说的,我觉得我也是来学习的,今天很多技术的新领域,包括大数据的应用,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会可以开拓我的思维,然后去思考有这么多新领域、新应用、新技术,未来我们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未来汽车行业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交流,谢谢大家。
DataEye合伙人郭怡辰
郭怡辰:大家好。我是来自DataEye的。我们公司是一个面向行业的数据的基础服务的提供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可能是,我不敢说我是大数据公司。因为刚才听了好多以后,我发现大数据可能是一个时代,可能是一个大家都向往的一个事。但是做数据行业的同行可能很多,现在可能除了国家政府之外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一个大数据公司,只不过我们是在往这条路上行走,我们是一个数据公司。目前我们主要面向两个行业:一个是泛娱乐,像游戏、动漫、影视,一个是汽车行业。在这儿我跟汪一萌和宋会长讲,我们是同班同学,我也是来学习的。因为我们公司进入车联网行业不长,短短的时间,只有一年的时间,去年我们才在整个行业做了汽车数据服务和数据采集分析的工作。
主持人(温路生):咱们嘉宾从宋秘书长开始一直谦虚到底。说到大数据,刚才也有很多嘉宾提到了小数据,就是大小数据的结合,可能是未来我们说很长时间大家要探索的问题。
我首先问一下郭总,您在汽车行业里也做了这么时间了,对于整个乘用车市场,您觉得在大数据的角度来看,咱们的整个乘用车的市场的用户的划分,包括一些画像,都有哪些特征?
郭怡辰:我上来之前就猜到主持人肯定会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一看嘉宾阵容就我一家数据公司。那我就先分享一个数据,大家看到了我这个学生是带着作业来的。我给大家打个小广告,这是我们公司去年和香港元征集团一起合作,做了2015年中国乘用车使用状况的白皮书。简单一点说,就是我们公司把我们自有的数据和元征集团的数据合在一起,对整个汽车市场做了一些数据的分析和一些用户的画像。这个数据来自于元征互联网维修设备10万台,它们12万维修技师和30万车载的智能设备,还有150万车载报告,和我们公司独立的移动设备,也就是手机客户端和我们在整个移动端汽车人群这块,每天大概有5百万的日活的数据量,集合这些出来的。我们白皮书里关于整个乘用车车主的一些数据,首先我们看到车主的用户画像我们总结了一下,车主更爱房,爱车,爱投资,爱旅游。为什么这么说?通过我们整个线上数据采集,我们发现有车人群和整体人群,就是和所有人群相比,有车人群他们对房更关注,对投资关注,对车关注就不用说了,肯定的,对旅游更关注,对娱乐和社交的关注明显是弱于普通的,或者包含有车人群的关注度。
有人说这个数据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还是蛮有意义的。首先我们做车行业的,研究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人是你的用户,什么人会成为你的用户,成为你的用户他想要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为他服务。我们知道有车人群关注点在哪里,就可以找到用户的行为偏好,才能做一些精准的营销,这是我们在车联网上做的尝试。
中国乘用车车主分布现状,一线城市占到25%,二线城市占34%,三新城市占41%。车主群体数量分布受到城市级别总人数的影响,所以按照乘用车城市密度来看,一线城市的乘用车车主大概是二线城市的7.4倍。二线城市是三线城市6.35倍。这个数据有什么意义?如果做车后市场的人就知道了,一线城市才是你的主战场,因为一线城市的车主人群更集中。还有一线城市的大叔们社交圈更丰富,他的社交传播基础更厚实也更具消费能力。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男性车主与女性相比有广泛的交集全,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相比有更广泛的交际圈。同时三线城市的帅小伙儿更愿意参加车友会的活动。另外我们还发现车主对车的国别的偏好,比如说18-25岁的车主,最喜欢,最偏爱日本车。25-35岁的开始偏爱德系车了。年龄越大开始偏爱美系车了。这个数据对我们做汽车行业的一些无论开发商还是经销商,都是你能够找到你客户的定位在哪儿。
主持人(温路生):用户画像或者消费者整体特征可能对厂家也好,或者其他的汽车相关的生产商也好,这是找到精准我们说用户到底在哪里,是谁,有一个更大的帮助,尤其是大数据这方面可能会做更多的工作。其实不仅仅我们的用户,厂商,还有经销商,包括一些集团经销商,对这块也是非常感兴趣,所以也请宋秘书长聊一聊流通领域,包括经销商集团,对于大数据怎么去应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宋涛
宋涛:因为说到经销商集团的话,因为这是我日常的工作,这个事我可以再讲一下。因为我经常跟大家内部交流,但是我觉得这样。我觉得今天来的都是大数据方面的高手,我觉得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行业的情况,看看我们能从哪个角度。其实现在行业的话我们自认为,我们有一位领导曾经说过,其实看中国的经济主要看三个板块:第一,股市。股市其实2015年不用说,如果大家2015年进了股市,我觉得压力可能会很大。第二,刚才谈到一直提的房子,但是提的是楼,就是楼市。楼市真的挺有意思,因为每个区域,每个开发商,每个城市它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是我觉得2015年的楼市喜忧参半。第三,我觉得,因为我这个行业挺有意思的,因为刚才主办方说我代表行业,让我说说2015年的车市。我觉得2015年买车的都是赚大了。因为2015年上市的车型比较多,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尤其在这个阶段,2015年刚过,我们还有一些库存,在2016年1月份是消化库存的时候,所以这时候买车非常非常划算。我认为2015年的车市还是很朝阳的。我在协会是第十个年头,我每年都会做经销商TOP100的活动。2015年,因为我现在正在做,马上要发布,一般是年中五月份发布,因为里面有很多上市公司,它们年报出来才能发布。所以我们现在预测一下,我们2015年这100个经销商集团收入超过1.5万亿,销售量到500万辆,就是每年我这个体系中核心经销商的增量就有五百万新车的销量。售后服务我就不说了。我每天跟他们谈的时候,我真的没有聊大数据的事情,但是我每天跟经销商谈的是什么?其实客户是我们服务之本,服务好你的客户。客户是谁?客户就是在座的各位,就是在座的每一位。我每天跟他们讲,你知道你每天的流失客户有多少,进店量有多少,成交量有多少?这些数有些人清楚,有些人不清楚。所以我觉得在大数据领域里,在汽车经销商,就是整个汽车流通领域里,我觉得像刚才房地产行业讲的,我们真的是要向房地产行业学习。因为什么呢?因为一直在这个行业里的人,实际上相对来说日子过的比较好。因为在前2013年之前,记得每天我接到的电话,都是能不能帮我买台奔驰,买台什么样的车型,那时候还加价,找我可能少加一点。我每次在跟大家谈大数据的时候,我觉得现在是多少钱,什么配置,我看我能给大家什么优惠。其实只停留在这个基础上,没有深度的大数据的完全。
我刚才看了黄晓庆讲的数据,其实在我们汽车流通行业有大数据挖掘的,像汽车全球的品牌有超过100个。100个品牌有上千个车型,因为它有不同的款,有不同的型号,每一个车型要有两万以上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所以它都是乘法关系。所以每天有这么多大数据在市场上流转。其实每年新增的乘用车增量是上千万的。现在数据保有量实际上是过亿的。而且这些数据是每天都在更新的。所以真的我认为汽车这个领域里,是最应该做大数据的。
第二,其实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互联网+大数据。可能跟互联网有关。我说为什么大家这两年对互联网,好像刚才听专家说要绝杀任何行业,说别的行业被互联网颠覆了。其实颠覆这个词在汽车行业2014、2015年也用的比较多。我再聊聊大数据,或者互联网。因为我这个年龄相对来说也是这个时代的人,因为我也是从PC时代过来的。因为我做这块的时间也比较长,我大概接触电脑的时候也是比较早的,一直觉得PC时代真的是0和1的概念。但是现在又听到了刚才讲的指尖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又觉得移动互联网真的从1一下到100了,就是这个变化的速度真的很快。所以我们能接受互联网,但是互联网想颠覆一切,最好先不要去谈颠覆的事情。
还有资本市场,因为我本人在协会也负责金融板块,因为企业有很多是上市公司,有银行,投资机构,这些人我接触的也比较多。2013年的时候,在互联网领域,可能大数据是其中的一块。投资的话应该是若490亿的投资。2014年是1500亿投资,2015年1-9月份的时候是(4250)亿的投资了。所以我觉得资本市场推火了互联网+行业,也推火了大数据领域,我觉得这个在其他领域做的很多,但是我觉得在汽车领域还可以挖掘的很多很多。
第二,我们聊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调查,我觉得说了一天的数据大家也挺累的,我想说说我们内部。我刚才也听到一位专家讲,大数据是什么?大数据就是你现在说了一个1,它后面是什么,你要猜它后面是什么,要猜的跟它一样的。现在是2016年,我们说2030年的汽车市场是什么样的,车是什么样的?其实这个我讲也能讲半天,我们曾经有一个专门的课题组研究这个,未来的车是什么样,包括占比。说到这块我可以说几个大家感兴趣的数据,其中一个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就是在2020年的时候,汽车将会有一部分都是新能源汽车,跟我们直观的就是油耗,我们也不叫预测,因为没到,我们现在看应该是5个油百公里。大家记住,如果大家2020年的时候,车的排量和你的油耗相比的话,就是百公里的油耗要是超过5个油了,你给我们拉后腿了,如果低了你就是环保的先行者。第二,新能源的占比2020年可能市场占有量大概20%是新能源汽车。还有一块的话,我们也在跟大家展望一下,其实未来的汽车,我们其实关注的也挺多的。
我还有一个补充的,因为在座的能坐到现在,因为协调会议,要么开会,要么在开会的路上,我每天都在组织会,到现在这个时间点,我要说一下主办方,拖了这么时间,真的不容易。第二个,在座的还没有走的,我真的建议,一会儿可以加一题,如果大家想问问题,可以给主持人,我真的想跟大家互动一下。
主持人(温路生):谢谢。我想问一下汪总,你跟厂家接触挺多的,我想了解一下厂家在大数据对于产品的开发,包括经销商渠道管理方面,他们现在运作的情况是什么样?
普华永道-汽车行业合伙人汪一萌
汪一萌:坦白讲,这是一个挺大的问题,为什么我说大?因为汽车行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业,它的正确的产业链特别长。从一个车的建模,生产,然后一直到这个车设计完了在生产线的生产,又涉及整个的,我生产一个什么样的车,这个肯定涉及到比如用户的分析,就涉及到数据关系,大数据的关系。我接着把这个车生产出来,这个车生产出来,就像刚才宋总讲的是有很多零件的,这个时候渠道应该怎么样管理,怎么样管理我的供应商,什么是最优化的供应商配置?这里也是大数据。还有到哪个经销商,到哪个地区开店,经销商怎么开店,还有什么是我们的用户,这又涉及到大数据。所以它的产业链特别长,每个地方都可以有大数据的应用。
我举一个例子反映现在的现状。在我看来,就是用一句话概括,整体有很多空间,但是整体都是理想很美,但是现实或者说现状是相对残酷的。举一个例子,大家都说我们需要用数据进行精准营销。这个在大家谈到大数据,每个人都会谈到这件事实。但是我们理想状态下的精准营销应该是什么样,或者我们想象下是什么样的?科幻状态是这样,一个人进入4S店,人脸识别,我能识别出,比如在这个集团里或者在这个品牌里有没有去过隔壁某家店,如果去过,去的哪家店,试乘试驾的哪台,之前有没有买过哪台车,之前的维修状态什么样的,然后超出我这个品牌这家店,我可以看到这个人,从人脸识别,这个人是老的,少的,胖的,瘦的,他的审美什么样的,他可能会买哪辆车,他可能会感兴趣什么样的服务,他可能会喜欢什么样的市场的推广方式?这个是我们想象中的大数据可以带来的应用。但是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现实情况下就像宋总说的,我们有多少经销商能够搞清楚自己的积盘客户,我手里有多少客户。比如我常去的一家理发店,它的店长跟我说我的客流是多少。经销商能不能搞清楚自己有多少客流。怎么搞清楚?坦白讲,就在2015年我们给一个很好的品牌做类似的项目,就是怎么让经销商既清楚我的客流,这个客人来了几波人,看的是哪台车,对哪台车感兴趣。而且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应用,没有什么好的特别能够在全网铺开的,暂时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先让经销商记Excel表。这就是现实,就是我刚才说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现实其实是这样,每个地方大数据有极大的空间,但是可能经销商连数据分析都没有。当经销商想把数据分析做起来的时候,先用的是Excel表。
主持人(温路生):谢谢。厂家经常说想用大数据分析一下,预测一下会买什么样的车。厂家希望说我的积盘客户,就是现有品牌车主,他们换购有哪些特征,而且换购还留在我的品牌里升级买我的车。所以他要了解我们的积盘客户很多的东西。这个时候发现它现在研究的很多东西还是停留在刚才提到的小数据的范围里。这样他希望说我们看看这些用户,线上的行为到底是什么样的,从哪个入口进来,在我们这个网站里他的浏览体系是什么样的,所以希望说用大数据也好,跟小数据也好,两个结合起来一起来看。但是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现有的大数据运用情况还没有那么理想。这一块其实宋秘书长刚才也提到了,对经销商很多的它们也在做,就是对于客户的管理,包括跟厂家间该怎么互动,取得厂家怎么样的支持。宋秘书长分享一下,看看经销商在这块有没有更好的,比如我们取得一些厂家的支持?
宋涛:经销商跟厂商的事,可能大家不是特别的关注,我说说第一个。因为我有比较大的优势,我走访汽车厂家比较多,跟销售公司交流的时候,顺便我有时候就参观他们的工厂。汽车生产企业的工厂真的做的,要说大数据应用真的挺极致的。我记得我曾经去过奥迪的数字化工厂,那我当时去的是在国内做的非常好的工厂。它其中有一个最牛的数字化管理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说汽车总装车间里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底盘和车身之间的固定。这个固定每个螺栓之间的扭矩都要传出数据,传给它的德国总部。所以它在生产线数据化管理上我觉得做的很好。比如宝马有一款新的电动车,我去年去了德国莱比锡工厂,那个时候大家可能对电动车概念还不是特别强。我去了他们工厂的时候就震惊了。为什么?我说电动车,你生产的时候电哪儿来的,你说你自己是电动车。去了以后发现有几个超大的风力发电车在那儿转。他跟我讲,在德国好多电发完以后回购电网,就是电网可以从它那儿买。所以说生产车的时候一点电都没有,因为有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电量正好够生产车用,而且还可以补给给德国电网一部分电。而且它的整个生产车间都是非常自动化的。我记忆最深的,它有蓝色、红色和黄色几个颜色。它在工厂是按照颜色来划分区域的,我觉得这也是大数据。因为你进去后根本不知道哪儿是哪儿,因为长的都一样,它只用颜色来区分这个车间的定位是什么颜色的,而且每一个工人来回移动的时候有一个小滑板车,而且可以推着零部件在滑板车上送零部件。就是那个工厂特别之大让我们感觉到特别有意义。而且那个数字化工厂有一个最重要的车间,那可能是几乎不对外开放的。就是所有的电动车的体系里全都用的碳纤维的空间。碳纤维,第一个,轻,第二个,相对来说它的承载能力比较强。所以它都是通过在日本买的碳纤维丝,在美国碳化,最后的加工工艺都是在德国莱比锡工厂加工。最后它有一个总装车间,就是用胶粘那几个钢板。它都是从A点到B点,就是整个结束的时候,只有短短的那么几分钟,就是必须在这个时间就出去,所有的工作量全是用机械手做的。我看过很多厂商,在制造端它们大数据运用数据化管理,包括机器人运用,包括电焊机这几个,包括涂装线基本全是用机器人和机械手做的。但是什么叫流通呢?只要出了生产大门都叫流通。所以在这段我们在大数据上做的还是欠缺的很多。
提问:我今天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刚才听宋总说下一步能源汽车占的比重,这块还有油耗的问题,再一个空气净化在车里的趋势?
宋涛: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会有,这个现在在北京的车型里,很多人都自己装配了PM2.5过滤的滤网。这个滤网只要在车内,不是开外循环,在雾霾比较大的时候,它的车里面的雾霾的确可以降低很多,因为它不光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也是可以过滤雾霾的。我的车型就比较好,我曾经拿了一个雾霾表在车里和车外面,我说车里面是北欧,车外面是北京。我是做汽车的,我是一些小白鼠,很多企业是我这个特别好,我试一下,有些还真的可以。
提问:您说的2020年平均油耗会降到百公里5个油。现在对环保两个概念,一个是混合动力车型,还有纯动力车型,还有柴油车型。对这些各位怎么看?
宋涛:我们把这些车型统称为新能源车型,我刚才讲新能源车型会占比20%,我指的新型的,可能没有包括汽油车这块。我本人其实最这些特别感兴趣,比如说我们也在看日系车丰田有一款轻动力车型,它的小的一个氢气罐,现在是量产车型了,它的一个小的氢气罐装上以后续航里程是一千公里。装这个氢气罐和你加油成本是一样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有一些问题的,就是氢气的成本,和汽油的成本一样的话,我肯定会换。
第二,新能源,比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汽车我认为就是永动机,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它就有电能,只要可以储电的时候,没有阳光的时候也可以走,但是电池技术我们也一直在看,就是它储能和释放的,还有衰减的问题还都有一些小的问题。包括大家特关注的石墨烯的技术,这个技术我们也关注很多,整个新能源汽车,由于电池技术的革命,我们新能源,电动汽车这块就会有一个质变。因为一点续航里程达一千公里,一旦插电换电时间非常短,但是需求还是蛮大的。像北京,我们周边很多人可能摇不到号,已经开始考虑电动车出行。我觉得新能源车一定是未来出行的方式,希望通过行业产学研的结合把新能源车推的更快一些。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些期望。
现场提问:在数据融合方面有没有一些想法?因为对于一些厂商来讲,它们不太可能自发的去分享一些信息,所以这个必定需要有政府,有社会的力量在,才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在座的三位这在方面有没有时间想法?
郭怡辰:听到两位说的,我觉得车市还是好,但是关注的还是车本身的问题,这说明车还很好卖。我在下面的时候跟上海脉策的有交流,现在房地产大数据应用相对来说发展的比较好或者用的比较多,为什么?因为现在房子不好卖了。是不是有一天车不好卖了,大家才会关注到大数据?因为我自己在整个汽车行业的客户交流的过程中我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就是所有的客户他都对大数据感兴趣,但是他弄不明白大数据。而且还有一个特色,都想知道别人家的数据,而不想把自己的数据拿出来。就是刚才这个女士问的问题,这个问题特别好。大数据就是一个海量的数据,它不光是行业,哪个行业都可以用大数据来去应用,而且还包括同一个行业不同的企业,或者说不同的部分,它的数据的融合,因为只有我们数据量够大,我的运算或者我的模型,计算的结果才精准。
刚才宋总说汽车在制造过程中大数据的应用,我觉得相对来说好用。因为那些零件是标准的,是死的,你可以有一个非常标准的计算模型来控制它。但是我们的大数据主要是用于人的,人是个体,长的不同,想的不同。所以在这块来说,整个对于人的大数据的应用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在大数据融合来说,作为数据公司,我能做的就是跟同行交流,我现在发现做数据的同行都感受到了这个痛点。所以我跟同行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都愿意,看看这个数据我们能不能有互相补充和合作的地方。但是最大的一个难点是在和企业交流的时候,都不太愿意把自己的数据公开出来,或者说怎么着和别人做一些融合,我觉得这个是比较难的。
宋涛:我觉得这块正好是我的强项,因为很多企业愿意把数据给我。
郭怡辰:对,像宋秘书长这样的单位出来,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才能形成真正的大数据。
汪一萌:这个我觉得就是需要协会来推动,从我个人来讲也想知道协会的推动计划。因为每个企业来讲,把数据拿出来是不安全的。我们即使有这个数据,比如我手里有某个厂商和另外一个厂商的数,但是我不能随便使,因为我没有得到授权,所以我也想听听协会的观点。
宋涛:针对这个,首先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里,唯一拿到了国家统计局授权的,一共是两个协会,一个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个是中国流通协会。这是统计局的授权。就是我们两个之间的话,就是前端的生产数据全是由工业协会做,后端的流通数据其实都是我们来做。就是说我们首先有合理的采集,合理加工和合理发布的能力,资质。
因为数据是海量数据,我希望会后能跟在座的各位继续探讨,如何在汽车流通行业里建立一个真正的大的数据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富士通的 Monaka 是一款巨大的 CoWoS 系统级封装 (SiP),它有四个 36 核计算小芯片,采用台积电的 N2 工艺技术制造,包含 144 个
ChatGPT还与超级应用WhatsApp完成了集成,同样是这个号码可以直接发短信咨询各种内容,使用方法和web、移动版本一样。
十年前,如果你问某人什么是互联网,他们可能会说它是在计算机屏幕上查看的网页的集合。当今的在线体验依赖于应用程序、设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