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对云计算的热情之高,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继2011年8月31日在三大运营商中首次发布完整云计算战略后,记者日前获悉,中国电信将成立专业云计算公司,统辖管理全国各省的云计算业务。预计4月份云计算公司挂牌。
接近中国电信的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发布云计算战略时,云计算公司筹备组同时成立。筹备组组长由副总经理孙康敏担任,筹备组成员都是从集团技术部、政企客户部、网维部、研究院等部门抽调的精干力量。
另据记者了解,除酝酿成立云计算公司外,中国电信在云桌面、云服务质量的标准制定方面亦有大量前瞻性研究。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电信在云计算领域的战略部署远超竞争对手,“对运营商如何做云服务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争议公司定位
中国电信在业界率先成立专业云计算公司之举堪称首吃螃蟹,围绕该公司的种种猜测一度甚嚣尘上。
此前有媒体报道,“云计算公司总经理一职将由某位高级人才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则会由一位即将退休的总部二级部门女总经理担任”。
外界猜测,总经理人选可能为现任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总工程师毕奇,副总经理则是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梁志平。不过,此说法遭到中国电信内部人士否认。该人士表示“一切都未最后确定,但肯定不是目前流传的版本”。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电信内部关于云计算公司的各项议题多数未形成共识,尤其是公司如何定位、如何运作、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关键问题仍处于探讨阶段。
“云计算公司的成立,是对内部资源的重新整合。”上述人士分析指出,所以原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资源首先要剥离,但剥离多少、保留多少又牵涉到新公司的定位。
以政企客户部为例,该事业部主要负责将云计算产品销售给政企客户。按照原先的做法,客户需求对接、打包产品技术方案、报价以及内部部门协调等均由客户经理完成。那么在云计算公司成立后,政企客户部的销售职能是否保留则牵一发动全身。
云管理平台5月上线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新成立的云计算公司将统辖管理中国电信各省云计算业务,为用户提供按需的IaaS服务。早在去年8月31日发布云计算战略之际,中国电信就表示2012年推出云主机、云存储等系列天翼云计算产品,并为此制定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统一建设部署覆盖全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第二步则是构建全网统一的云管理平台;第三步,依托覆盖全国的光网络,实现云数据中心的高速互联和用户高速接入,让融合宽带与云计算。
记者获悉,第一步服务器和存储等硬件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而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的建设也步入冲刺阶段。
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由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云计算研究中心自主建设。负责项目统筹的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向记者表示,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不可或缺,用来统筹管理和调配虚机资源。由于运营商各省集采设备来自不同的厂家,各厂商的管理软件只能适配对应的硬件产品,因此中国电信选择了自主研发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
据介绍,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分两级架构,由云主机管理平台、云存储接入平台和主机适配平台三部分组成。第一批将部署在上海、广州、成都、香港和西安五大IDC节点。目前,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正在对管理平台进行紧锣密鼓地测试。
按照计划,3月份管理平台将从实验室测试阶段转至现网五大节点进行测试,预计测试时间持续2个月。一旦测试通过,云管理平台将于5月正式上线,届时将对外提供全网云服务。
此外据赵慧玲介绍,云计算研究中心还对云计算做了大量系统性和前瞻性研究,其中包括标准制定。
标准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国际知名IT巨头和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抢夺云计算标准话语权。中国电信则从企业标准制定开始一步步推进至行业标准乃至国际标准。
据悉,国际电信联盟(ITU)下属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于2010年成立ITU-T云计算焦点组。该小组主要聚焦电信行业网络、安全、服务需求等问题,力图使云计算服务和应用能为电信网络提供支持。该小组重点成员有思科、微软、法国电信等。
赵慧玲表示,中国电信联合法国电信,在云桌面、云服务质量等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化协作,希望结合自身优势主导云计算标准,扩大国际影响力。
对手难望其项背
从研发引领到标准先行,从专业运营到规模商用,中国电信层层加码云计算,不但令观者直呼“太给力”,更一步步甩开竞争对手。
2007年,中国移动启动了“大云”研发项目,2008年年底在实验室建成了一个256节点云计算集群。此后,中国移动又把实验室系统扩容到1024个节点。2010年5月,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大云”1.0。目前,中国移动的主要工作集中于攻克数据挖掘、计算资源池实时交易类应用的关键技术。
而中国联通迄今为止未见明确的云计算方案,只是推出了一个名为DIOS 分布式智能开放系统,其主要是为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转型而提出的系统架构。
名声在外的“大云”项目始终未能走出实验室,中国联通更无暇顾及显得“云里雾里”,业内人士笑言跟中国电信相比,其他两家运营商的云计算“太小儿科”、“没有运营商范儿”。
显然,与亚马逊、IBM、VMware这些IT巨头相比,电信运营商提供云服务的优势在基础设施。在赵慧玲看来,电信基础设施与IT基础设施的融合是云计算的基础,由此衍生出网络、数据中心、平台、应用的层叠架构。
“无论云计算公司如何定位如何运营,资源的灵活买卖是核心,也是商业兑现的核心,就像到超市买东西一样。”中国电信政企客户部相关人士表示。
站的高度决定做的深度。从运营商的视角做云计算将是中国电信始终遵循的法则。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宣布完成17亿欧元(约20亿美元)C轮融资,由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领投。此轮融资使Mistral估值从去年的60亿美元翻倍至137亿美元。英伟达、DST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作为欧洲领先的AI开发商,Mistral凭借先进的多语言大模型与OpenAI等美国公司竞争,其聊天机器人Le Chat具备语音模式等功能。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VAST Data收购了成立仅数月的初创公司Red Stapler,该公司由NetApp资深团队创立。Red Stapler创始人兼CEO Jonsi Stefansson将担任VAST云解决方案总经理,负责超大规模云战略。Red Stapler拥有6名开发人员,开发了跨SaaS交付、API集成、监控等功能的云控制平面和服务交付平台,将加速VAST AI OS在超大规模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深化与全球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合作关系。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