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于近日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该曲线显示,未来两到五年,大量具有颠覆性或较高影响力的创新技术可能会实现主流采用。其中AI相关的创新包括复合型AI、决策智能、国产AI芯片、LLM和多模态GenAI。
Gartner研究总监闫斌表示:“到2027年,超过60%的企业机构将把AI素养纳入数据和分析战略,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 5%。到2028年,50%构建于2023年之前的中国数据和分析平台,将因为与生态系统脱钩而过时。 到2028年,30%的企业机构将把数据变现或数据入表纳入其数据战略。”
(图一、2024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
与AI相关的几项创新技术
复合型AI
复合型AI是指组合利用(或融合)不同AI技术来提高学习效率、生成层次更丰富的知识表示。复合型AI提供了更丰富的AI抽象机制,并最终提供了一个能够以更有效方式解决更广泛业务问题的平台。复合型AI可为中国企业带来两大益处。第一,将AI的力量推广至无法访问大量历史或标签数据、但拥有大量人类专业知识的企业机构。第二,扩大AI应用的范围,提升此类应用的质量,这也意味着能够应对更多类型的推理挑战。根据所应用的具体技术,还可产生其他一系列益处,包括提高可解释性、韧性,以及支持增强智能。
国产AI芯片
由于美国对高性能AI芯片的限制,中国企业不得不自行研发AI芯片,以满足本土AI快速发展的需求。
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需要使用数千个AI加速器来训练基础模型和支持推理工作负载。由于先进制造工艺的限制,国产AI芯片的性能落后于全球领先供应商产品的性能。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对AI基础设施进行更多投资。IT领导者应将重点放在AI应用上,而不是使用针对推理工作负载优化的国产AI芯片来训练基础模型上。
LLM
大语言模型(LLM)是一种使用大量无标签文本数据进行训练的AI基础模型。借助大语言模型,应用可以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回答问题、内容生成、内容摘要、检索增强生成 (RAG)、代码生成、语言翻译和会话聊天。
此类模型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文本生成、问答系统构建、文档总结和分类、文本翻译和编辑等。
多模态GenAI
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能够在生成式模型中组合利用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和输出,例如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和数值型数据。多模态功能允许模型与不同模态下的输出进行交互,并生成相应的输出,有效提升了GenAI的可用性。
多模态GenAI支持添加以往难以实现的新特性和功能,将对企业应用产生颠覆性影响。目前,多模态模型通常仅限于两种或三种模态,但未来几年内,将涵盖数量更多 的模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科技创新委员会听证会显示,如果没有更多政府支持建设主权量子计算能力,英国可能错失成为该领域领导者的机会。Universal Quantum公司CEO韦特表示,英国拥有科学、人才和创业动力优势,但面临全球竞争。他呼吁政府加快投资速度,建设真正的主权量子能力,包括研发和制造英国制造的量子计算机,避免关键技术流失给外国竞争者。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 4.0多模态图像生成系统,实现超10倍速度提升,1.4秒可生成2K高清图片。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扩散变换器架构,统一支持文字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多图合成功能,在两大国际竞技场排行榜均获第一名,支持4K分辨率输出,已集成至豆包、剪映等平台,为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企业软件公司Infor将亚太地区作为关键增长引擎,凭借制造业软件专长和AI平台能力吸引新客户。CEO表示亚太制造业基础雄厚,是重要市场。公司专注年收入1亿至50亿美元企业,提供行业特定解决方案。通过Leap项目推动客户向云端迁移,与AWS合作解决数据主权问题。在AI方面,Infor开发智能代理功能,结合流程挖掘技术帮助企业识别低效工作流并实现实时自动化改进。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