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 是本次大会的主题,大会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紧抓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行业热潮,探索未来产业新业态,超前谋划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核爆点,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的风口点。
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带领的团队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北斗+5G”高精度定位系列装备,向参展观众详细介绍了“北斗+5G”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该技术为未来的智能时空孪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邓中亮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无线定位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带领团队建设了世界首个“羲和”室内外无缝高精度导航位置服务平台,提出了建筑空间无线定位导航基础理论,率先解决了室内外高精度三维定位导航关键技术的国际难题,开拓了广域无线网络高精度定位新方向,推动我国无线定位研究与应用走在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在重大生产安全保障、远海域重大工程建设等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邓中亮教授负责并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项目,攻克了5G网络对用户精准位置感知难题,创新了5G共频隐嵌定位参考信号体制,突破了基于Massive MIMO的信号角度估计、基于多目标优化的5G网元布局规划等系列关键技术,建立了5G通信网高精度定位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首个5G高精度定位国际标准、多项国家标准,大幅提升5G信号覆盖与业务服务能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瑞典央行与金融机构及国家安全部门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今年5月,瑞典遭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政府和金融机构受到严重冲击。总理克里斯特松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更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央行将举办第二届在线网络安全挑战峰会,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瑞典金融协会敦促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
圣母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迄今最全面的大语言模型跨学科应用调研报告,系统梳理了AI在人文、商业、科学工程等13个领域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处理和模式识别方面表现优异,但在创造性思维和价值判断上仍有局限。报告强调人机协作是未来发展方向,并为不同需求用户提供了具体的模型选择建议。
工作压力源于大脑储存混乱而非系统。本文介绍5个ChatGPT提示词,帮你将工作压力转化为结构化行动:优先级排序任务清单、快速撰写专业邮件回复、从冗长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高效准备会议内容。通过系统化处理工作事务,将分散的精力转为专注执行,让大脑专注于决策而非重复劳动。
复旦大学团队开发的SIM-CoT方法突破了AI推理效率瓶颈,让机器学会在"脑海"中思考而非必须表达每个推理步骤。该方法通过巧妙的监督机制解决了隐式推理训练不稳定问题,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显著提升准确性,在GPT-2和LLaMA系列模型上均表现出色,为AI推理技术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