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推出无障碍游戏手柄,三星带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双UHD分辨率(双4K)显示器,华硕笔记本的裸眼3D转足眼球,宝马把能变32种颜色的汽车开进展台……离谱,但听说是CES,一切又变得合理了起来。
伴随着2023年新年钟声敲响,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正式开幕,你永远能在这里看到最新潮的概念、最前沿的设计,以及最奇葩的产品。
任谁都都会大呼一声——卷得好!再卷响些!
除了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炫酷科技,今年的CES上,Web3与元宇宙技术成为本届CES上备受瞩目的技术焦点,据CES销售高级副总裁 Kinsey Fabrizio透露,CES引入了元宇宙和Web3专场,在会议中心大厅拥有专属展位。一众厂家都在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展示,《头号玩家》中“绿洲”的美好愿望正在被实现。
元宇宙技术成CES看点
参展商中的323家企业来自世界500强公司,尽管扛着元宇宙大旗的Meta并未出席本次展会,但不能阻挡全球科技巨头带来丰富的创新成果。
元宇宙是英伟达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对元宇宙的布局更是走在了前列。发布了Omniverse Enterprise重要更新,新版本能够提供更高性能和可用性、全新部署选项,以及全新Omniverse Connectors,从而助力团队构建互联3D管线,开发和运营大规模、物理精确的虚拟3D世界。
除了Omniverse ACE外,英伟达还在推动通用场景描述协议,并与西门子等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下一代USD格式,助推元宇宙发展。
早在11月初,索尼就公布了PlayStation VR2将在2023年2月22日正式发布,索尼官方已经开启了直播倒计时,他们将于1月5日举行直播发布会,宣传图上就能看到一名正在使用PS VR2的玩家,看起来PS VR2将是索尼这次展会的重点内容。
索尼PS VR2将搭载单眼2000*2400分辨率、90/120Hz刷新率的OLED屏,支持4K HDR和110°光视角,机身配备四颗摄像头用于耳机以及控制器,而红外追踪摄像头将用于眼部追踪,可能会带来眼球控制功能。
另外还有新闻爆料索尼PS VR2支持“注视点渲染”技术,也就是说用户注视的画面比其他地方更清晰,从而减轻对游戏设备的负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索尼PS VR2需要PS5作为计算平台,也就是说用户想要体验PS VR2带来的奇妙体验还必须得拥有一台PS5游戏机。
元宇宙全息AR第一股微美全息基于Web3理念构建核心技术,发展Web3生态的底层基础,目前陆续在3D虚拟视频、AR广告、Web3数字人等领域提供服务,进而形成元宇宙核心应用层。如今,元宇宙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为社会各行各业的赋能能力逐步凸显,微美全息元宇宙产业发展正迈入新一轮爆发期。
Alchemy报告显示,2022年三季度Web3开发迎来史无前例的迅猛增长,去中心化应用12,495个。据花旗银行最新预测,2030年元宇宙经济的总市场可能增长到8万亿-13万亿美元之间,Web3作为底层技术支撑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此外,CES 2023还推出“元宇宙&游戏”和“创作者经济和NFT”频道,旨在今后10年元宇宙构建、以及AI和XR混合现实技术发展的未来。在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里,承载了人类对未来的终极想象。本届CES上,虚拟现实设备(VR)和增强现实设备(AR)等新设备、新技术也备受外界关注。
品牌扎堆布局VR生态
除了英伟达和索尼,还有一些厂商在CES上公布自己最新的VR成果,如夏普、高通、Meta、松下等,此外,各大汽车品牌也在CES上推出自家的VR服务,重新定义车载娱乐的同时或许预示着VR设备已然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据夏普官方消息,夏普公司将参加 CES 2023,夏普将在新能源、汽车、AR / VR 和电视四个主题下展示公司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夏普作为Quest 2等主要VR头显设备的显示器供应商,首次展示VR设备原型机也值得关注。据日媒报道,截至2021年底,夏普每月生产超过100万个VR显示器,是Meta最大的显示器供应商。
为VR设备提供配套芯片的厂商高通也有望在CES上发布下一代VR芯片骁龙XR2。根据测试,与Meta Quest 2、Pico 4和Vive Focus 3等头显设备中已经安装的上一代芯片相比,这款最新的芯片将带来不小的性能飞跃。
元宇宙概念爆发至今,已经吸引了各个领域的玩家不断入局。在此次的CES2023展上,元宇宙已成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展会中大放异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MotionBench发现,当前最先进的AI视频理解模型在精细动作理解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准确率不足60%。他们提出的通过编码器融合技术TE Fusion有效改进了这一问题。这项研究揭示了视频AI理解的基础能力缺陷,为该领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OVO-Bench评测体系,首次系统评估视频AI的在线理解能力。研究发现当前最先进的模型如GPT-4o在实时视频理解任务中表现远不如人类,缺乏时间感知、实时记忆和主动响应能力。该研究为智能家居、在线教育、医疗监护等实际应用场景的AI升级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