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技术往往都是先有模糊的雏形和市场关注度后,才会被赋予概念。低代码正是这样一个技术,2014年,Forrester首次提出了低代码/零代码的概念。随后Gartner也提出了aPaaS和iPaaS的概念,其中aPaaS和低代码/零代码的概念就是吻合的。
Forrester定义低代码开发平台为一种应用程序开发的平台,采用可视化、声明性的技术,而不是编程,以满足各种应用和流程自动化的使用情况。
对于低代码概念的阐述Forrester更偏向于核心价值,一方面是能够实现业务应用的快速交付,而且是颠覆性的快,一方面是能够降低业务应用的开发成本。
业界常说低代码开发平台更加适合业务人员,其实则不然。低代码开发平台可以分为两种,针对专业开发者(for professional developer)的平台,主要服务于研发团队;针对业务开发者(for business developer)的平台,不要求使用者具备专业开发能力,也常被形容为无代码(no-code)。
尽管低代码已经被抬高了几个身段,但低代码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取代核心开发系统,不应高估其效用和应用场景。Forrester看到,目前企业对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主要诉求仍是实现快速应用交付,同时也会关注平台的使用成本。
而且在疫情期间,低代码平台凭借着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实现或加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国内主要应用于银行、保险、零售、医疗、政府、制造、电信和建筑行业。
在低代码概念提出7年后,2021年Forrester又发布了首份《中国低代码平台发展报告》(The State of Low-code Platforms In China),报告指出,过去18个月,58% 的企业已经开始采用低代码平台和工具进行系统搭建,16%的企业计划引入低代码平台,采用低代码技术在中国已蔚然成风。低代码/无代码、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 (IoT) 等新兴技术的协同,将成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Forrester看到国内低代码厂商的多样性强,可以划分为9个大类,包括:数字流程自动化(BPM)、公有云、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低代码开发平台、面向业务开发者的低代码开发平台、AI/机器学习、BI、协作管理、流程自动化机器人(RPA)、数字化运营平台。
现在全球已经拥有很多活跃的低代码供应商,它们正在帮助企业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开发。至顶网也与不同类型的低代类型服务商,以及用户展开对话,为用户展现出低代码现阶段的全貌,以便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起来。
未来具备适应性、创造性、弹性的企业将增速更快,低代码平台则能帮助企业更好的提升这三方面的能力。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2年第11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21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