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始料未及的 2020年后
一些企业,幸存下来,破茧成蝶
一些企业,逆风破局,脱颖而出
当乌云消散,金边显现
那些我们曾经认为的企业转型必需品
那些为之投入、投身、投注的事项
是否成为奢侈品,让人望而却步?
亦或已经时过境迁,明日黄花?
什么,是下一步制胜转型的“必需”安排事项?
未来数年,哪些特质最有助于企业走向成功?
2021年伊始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IBV)邀请全球 3000位 CEO
连续第 21次
出具了《IBM CEO 调研报告》
作为 IBM 最高管理层调研系列
从 2003年至今
我们已经从 55,000次高管访谈中
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洞察
2021年 CEO 调研
以《识别“必需”,制胜后疫情时代》为主题
共计采访了全球 3000位 CEO,
这其中包含
200多名中国 CEO
覆盖 26个行业领域
所谓必需
即必不可少、多则冗余的要素
增之一分太长
减之一分太短
正如 AT&T 的 CEO Jeff McElfresh 所言:
“我们必须鼓足勇气,坚定信念,将精力集中在少数几项优先任务上……绝不能再多头并进。必须心无旁骛,将全部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能够带来最大成功的事情上。”
以上引言来自《IBM CEO 调研报告》
文末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报告详情
而通过此次横纵入里,数字与经验结合的调研
我们至少得出了以下结论
望与您共勉
我们发现了一些广泛适用于各行各业、不同地理区域的所有 CEO 的整体特征。
我们对新冠疫情之前三年及疫情期间表现均优于同行的 CEO 开展评估,探寻令他们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我们还发现,三类 CEO(哪怕是在同一行业中)采取不同的战略路线走向成功:客户专注型、产品专注型和运营专注型 CEO。
通过以上 3个角度分析,我们发现并总结出了五个令这些 CEO 脱颖而出、制胜疫情的关键因素。
在共识的“必需”事项中,优先级如何陈列?什么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最紧要因素?什么是推动转型的最关键技术?
五问全球顶尖 CEO,五个切实的关键问题:
1、如何培养更为专注的战略领导力?
2、对于技术,我们是否说得多而做得很少?
3、我们能否进一步开展工作,促进员工福祉,包括关注心理健康?
4、如何依托合作关系帮助我们开拓创新?
5、如何融合网络安全能力,将其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要素?
专注客户、专注产品还是专注运营?CEO 应当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在哪些更富有回报率的事项上?
实际一点:下一步,如何行动?
获取洞察 识别“必需” https://www.ibm.com/cn-zh/services/business
转自微信公众号:IBM中国
了解 IBM 企业架构方法论更多细节:http://www.zhiding.cn/special/IBM_2021_GBS_Q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