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3月22日 北京消息:2019年工业物联网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各行业的应用也将开始落地普及,行业的共识将持续扩大,产业资源也将日益集聚。作为物联网领导厂商,如何才能确保在这条跑道上快速行驶?研华提出两大策略,一方面加快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的普及,借力WISE-PaaS进行软硬件资源整合,提升产业整体价值。另一方面,继续以共创模式,整合各行业伙伴资源,构建本地化生态体系,链结物联商机,促进物联网应用落地。
加快工业物联网平台普及提升产业软硬件整合价值
研华科技技术长杨瑞祥博士指出,在物联网普及的过程中,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要抓手,工业互联网平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研华透过这几年在WISE-PaaS平台的深耕,及内外部软硬件资源的整合,已逐渐形成以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为核心的物联生态体系,并与伙伴携手合作,解决行业客户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2019-2020年,研华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将全面进入全球市场品牌普及与开展阶段。目前已启动全球60场系列物联网伙伴共创会议、AIoT Developer加速器计划、InnoWorks工业物联网平台开发者大赛等不同形式的市场活动,利用「分享」与「普及」向全世界各领域的IoT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者等进行广泛推广。借力这些市场动作的推动及加持,期待在2021年可达成全球1000家以上加盟客户及伙伴的目标。在某些特定领域,如智慧工厂、能源与环保、智能医院与智慧城市,研华将策略投资物联网集成商伙伴,扮演软硬整合平台供应商角色,以加速进入物联网第三波的成长。
“我们摆明不靠WISE-PaaS获利,平台长期可以让硬件加值。”研华董事长刘克振解释,“研华将透过策略投资、分享推广,目的是要拓展更多的软件开发,用解决方案(SRP)帮助硬件加值,提升产业软硬整合价值。”
全球60场伙伴共创会议构建本地化生态体系
物联网时代更注重分工,没有一家公司可以独揽整个市场,唯有合作,方可共赢。研华作为工业物联网的全球领导厂商,将积极串联各地行业伙伴资源,建构本地化生态体系,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真正将物联网智能应用推进落地,正式迈向物联产业下一阶段。
2018年11月1-2日,研华于苏州举办物联网共创峰会,向近6,000位宾客宣示登陆物联网下一阶段的决心,并携手产业链伙伴,以共创模式赋能全球物联网。2019年,研华进一步走入市场,并将在全球展开60场系列「物联网伙伴共创会议」,深入到各地区、各细分行业市场,充分了解伙伴具体需求,串联整合当地伙伴资源,透过整合共创生态系统与供应链, 并建立当地的顾问群来帮助区域系统整合商推广市场, 链结物联商机,共同推动物联网应用落地。
「物联网伙伴共创会议」,包含实体会议及在线研讨会多元方式,借力各垂直产业伙伴,分享如何基于研华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发展数据驱动的创新行业解决方案;持续深化产业知识与软硬件整合,以数据驱动智能创新,协助更多生态圈伙伴迈向产业数字转型。该系列论坛将于台湾台北、大陆昆山、武汉、上海、重庆、青海、威海、日本东京、名古屋、韩国首尔、马来西亚、澳洲雪梨、沙特阿拉伯、北美路易维尔、芝加哥、波兰、英国伦敦、德国慕尼黑、土耳其伊斯坦堡、西班牙巴塞隆纳等地陆续展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软件工程团队正在试验基于AI代理的编码工具和大语言模型,以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然而,AI编码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方式。开发者需要提供结构化的问题描述、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相关上下文,同时建立适当的防护机制。AI不仅能处理重复性任务,还能识别和评估替代方案,从被动助手演进为工作流程推进器。成功的关键在于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快捷工具,并将其整合到软件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中。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Salesforce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 360,将AI智能体融入几乎所有应用中。该平台采用混合推理引擎Atlas,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思维和业务规则的精确性,支持语音交互和深度集成。以Slack为主要界面,提供Agentforce Builder开发环境,能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为可查询记录。Salesforce内部已部署该系统,每周处理180万次对话,主动服务活动增长40%。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