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工博会上,施耐德电气联合合作伙伴发布了“5G+边缘计算”系列报告的第三部《开放自动化赋能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报告突出了软件定义自动化技术与工业蜂窝网络、边缘算力平台的最新融合成果,为智能工厂的产线管控、运营优化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路径,也为企业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参考蓝本。
作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风向标”,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集中展示了全球制造业的高质量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施耐德电气展示了多款为工业应用环境而设计的产品。其中Galaxy PW二代 UPS拥有卓越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在高温、高湿、密集粉尘等恶劣用电环境下稳定运行,更可从容应对电压波动、谐波干扰等多重不确定因素,为关键设备提供全方位电力保护,确保其稳定运行。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电力系统作为核心承载环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UPS(不间断电源)作为保障电力连续性与安全性的关键设备,其角色与技术形态亦需随之演进。
当前,破解AI规模化的关键,在于破解三大难题:如何构建可复制、可验证的系统性落地路径;如何通过场景实证实现企业到行业的跃迁曲线;如何借助开放协同,激活更具生命力的AI产业生态。
施耐德电气携EcoStruxure(TM) Building GPT亮相WAIC 2025。
施耐德电气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期间重磅发布《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与应对》洞察报告(简称“报告”)。
近日,施耐德电气与奇安信集团联合宣布,在亦庄设立施耐德电气(中国)技术本地化创新中心,为区域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建设再添新动能。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全新EcoStruxure(TM)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式亮相,定位场站级智慧能源管理中枢,集技术领先性与本土适配性于一体。
未来的数据中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服务器集群,而是支撑人工智能这一时代变革的坚实基石。然而,这块基石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能源紧张、能耗激增,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迫使整个行业不得不重新思考数据中心的未来形态。
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AI创新负责人张毅与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华北大区解决方案总经理陈立伟、意言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王以宁、施耐德电气博利德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冬梅,最近也展开了一场关于AI如何推动快消品企业在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与创新以及客户服务等领域实现智能化转型的深入探讨。
“绿·智创新,共塑未来工业影响力”,聚焦绿色化、智能化的工业新未来,施耐德电气带着对于工业市场的最新理解又来到了工博会。
今年珠海工厂迎来了建厂20周年,这不仅是施耐德电气在高质量产品交付方面的有力见证,更是持续深化“中国中心”建设,推动在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顺应配电数字化的发展浪潮,施耐德电气于2014年推出EcoXpert(TM)合作伙伴计划,赋能合作伙伴发展,构建互通的行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