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技术正在改变我们保护全球森林的方式。从基于太空的碳追踪卫星,到能探测烟雾和电锯声的地面物联网传感器,这些高科技工具正助力预防野火、保护生物多样性,并识别非法伐木活动。
IEEE高级会员Paul Kostek表示:“我们正从过去依靠瞭望塔人员巡查烟雾的方式,转向能够监测广泛区域并在问题扩大前发现隐患的技术。”
面临威胁的森林
森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全球资产,因为生长的树木能够储存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但全球每年都有数千平方英里的森林消失。2020年至2023年间,全球平均每年损失15250平方英里的森林,面积大致相当于瑞士的国土面积。
森林消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气候变化使野火愈发严重,每年约三分之一的树木覆盖损失由野火导致,超过了采矿和林业等其他原因。栖息地的丧失对亚马逊等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特别威胁 —— 这片广袤的区域仅占地球表面的1%,却栖息着10%的陆地物种。
城市化和农业活动每年也会导致树木减少。
从空中监测
卫星是森林保护 “武器库” 中尤为重要的工具,因为它们使研究人员能够监测大片森林区域,排查各类问题。从高空俯瞰的视角可以让保护工作者极为精准地掌握森林面积增减的情况。
但卫星技术还能对森林内部发生的情况进行细致入微的观测。
“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提供特定森林区域的详细数据,帮助评估疾病、火灾、洪水、虫害等自然事件,以及商业伐木、土地用途变更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够探测到昆虫或疾病引发的森林枯萎早期迹象尤为重要,因为这使保护团队能够控制损害,并将资源调配到最需要关注的区域。
不过,保护团队无需进入太空即可获得鸟瞰视角。
无人机也常被用于监测大片森林。它们既能快速测绘相当大的区域,又能提供卫星无法企及的精度,这是其优势所在。
在偏远且难以抵达的地区,专用无人机已被用于在因砍伐受损的区域快速植树。这些机器还运用激光雷达(LiDAR)技术 —— 一种通过发射激光脉冲来确定物体的存在、形状和距离的传感方法 —— 来绘制树木的高度和形状,或分析树冠结构。这些方法可提供关于森林健康状况的详细信息。
物联网如何推动森林保护
物联网传感器也已被用于森林保护。它们可以监测温度、湿度、烟雾、二氧化碳、甲烷和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与此同时,声学传感器能够探测火灾声音、受困野生动物的动静以及非法伐木活动。
IEEE高级会员Inderpreet Kaur表示:“物联网设备能够以极短的延迟收集并传输森林状况的实时数据。”
部署物联网传感器有两个目的:首先,数据可用于长期分析,并集成到人工智能系统中。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预测和预防性分析将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力量 ——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够探测到野火、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早期迹象。”
例如,当声学传感器在禁止伐木的区域检测到电锯声时,传感器还能帮助护林员和保护官员立即做出响应。
仅有技术还不够
尽管技术正在成为保护工具箱中的新兴工具,但要产生有意义的影响,仍需要人类专业知识、资金和政治意愿的支持。保护工作常常面临来自当地社区的阻力,而成功通常依赖于与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对话。
“我们是否应该阻止他们使用现有的传统方式 —— 比如焚烧土地开垦农田或砍伐树木取暖,转而引入利用技术的新型土地管理方法?” Kostek问道,“而且,谁来使用和管理这些技术?是社区自身,还是外部机构?在长期受保护的地区开展采矿、石油钻探和林业等活动时,同样会面临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平衡这些地区的经济需求(如就业和商业发展)与长期环境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其他群体的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如何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作为倾听者,帮助用户表达内心想法。许多主流AI如ChatGPT、Claude等被设计成用户的"最佳伙伴",或试图提供心理健康建议,但有时用户只想要一个尊重的倾听者。文章提供了有效的提示词技巧,指导AI保持中性、尊重的态度,专注于倾听和理解,而非给出建议或判断。同时提醒用户注意隐私保护和AI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人工通用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外星智能形态。传统AI基于人类智能模式构建,但AGI和ASI一旦存在,可能会选择创造完全不同于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型智能。这种外星人工智能既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如找到癌症治愈方法,也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这种新智能形态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以及我们是否应该追求这一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突破。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