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纽交所代码:ACN)的最新研究指出,数字化的新时代正拉开帷幕,人工智能(AI)将通过不断学习,推动企业全面实现更高的自主水平,而信任是充分发挥该技术潜能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埃森哲已连续25年发布《技术展望》报告。本年度报告的主题为“AI自主宣言”,探讨了AI的自主性将如何塑造未来。随着AI以远超过往任何技术的速度在企业和社会中得到应用和普及,超过七成(75%)的中国受访企业高管认为,企业重塑任务紧迫。高管们认为必须思考如何设计、构建和运营由AI驱动的技术系统和流程。同时,报告指出,AI将日益发挥技术开发合作伙伴、个性化品牌大使等作用,并与实体机器人更加融合。AI会与人类建立一种新的共生关系,互相成就彼此。
埃森哲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居丽(Julie Sweet)表示:“当AI能够不断学习、自主行动、助推企业和用户以全新方式重塑自身之时,本年度《技术展望》将为企业领袖指明未来方向。唯有及时把握机遇,以系统化的方式培养对AI表现和结果的信任,企业和员工才能有效释放AI的无限潜能,充分收获该技术带来的巨大效益。”
报告表明,AI能否像预想的那样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至关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人们对AI的信任。这意味着,在企业更为负责任地使用AI基础上,数字系统和AI模型本身须更具准确性、可预测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大多数(70%)的中国高管都认为,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AI方可带来真正的收益,而更多的受访高管(85%)指出,信任战略必须与技术战略同步发展。
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服务事业部总裁俞毅表示:“长期以来,传统技术一直在帮助企业处理各种预先设定的业务需求。如今,随着知识数字化、新型AI模型、智能体系统和架构等领域的进步,企业迎来了新一代的转型。各种通用AI系统更为自主,可以助力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灵活、更智能和高效地行动。技术革新促使领导者重新思考数字系统的设计方式和团队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重塑打造产品的方式及与客户互动的方式。信任是这一切转变的基础,因为只有当系统值得信赖时,我们才会放手让其自主运行。”
埃森哲《技术展望2025》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在技术开发、客户体验、物理空间、工作组织等四个维度上的潜在影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