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PTC宣布推出Codebeamer 3.0应用生命周期管理(ALM)解决方案,为企业带来更快、更可持续且更高质量的产品开发体验,同时确保符合严格的法规要求。
Codebeamer 3.0具有以下特性:
更快:Codebeamer 3.0 引入了现代化的分支管理方法和可扩展的工作集,极大地简化了工程团队之间的协作流程。通过这一创新,团队成员能够在多个产品和产品变体中轻松重复使用产品需求和测试用例,从而有效减少重复开发工作,降低错误率,显著缩短整体开发时间。
更具可持续性:在当今全球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背景下,Codebeamer 3.0 的可持续性模板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该模板能够有效减少对物理原型的依赖,同时指导团队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设计实践。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仅能够降低开发成本,还能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贯彻生态友好型理念,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质量与合规性:对于汽车、航空航天和国防以及医疗技术等受管制行业来说,产品的合规性至关重要。Codebeamer 3.0 提供了跨产品和产品线的全面可追溯性,确保每一个开发环节都符合严格的法规要求。这种端到端的流程支持使企业能够清晰地追踪产品开发的每一个步骤,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合规风险,确保受监管行业的产品合规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