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AI的融合显然已不再是战略选择的可选项,而是发展的必选项。麦肯锡之前发过一份超过200页的报告,预计仅 AI 软件和服务领域,就可能在 2040 年创造高达 23 万亿美元的年度经济价值。
在这场智能化的转型浪潮中,也不仅是科技互联网巨头的游戏,各行各业的传统企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的出现,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如果借用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来审视当下的AI浪潮,我们正处于从"早期采纳者"向"早期大众"过渡的关键时刻。
然而,技术扩散的路径从未平坦。通过观察企业AI实践,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一种构性矛盾:AI技术的理论框架具有普适性,但每个企业的应用场景却有其独特性,这意味着企业无法简单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必须进行创造性再造。
不过,虽然直接复制照搬不可行,但跨行业、跨场景的方法论提炼与思维模式借鉴却大有可为。
比如:AI早期采纳者的探索过程,包括其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会是后来者的宝贵学习资源。再比如:如果能有效组织技术提供方、实施方与应用方三方对话,也可形成良性的知识循环。
这也就是"AI启示录"栏目的设立初衷了,我们希望构建一座横跨不同行业、连接各类企业的沟通桥梁。它不仅仅是技术实践的分享平台,更是一种思想交流的外化表现——帮助企业在变革中保持定力,在探索中推动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oogle 推出最新的 Gemini 2.5 Pro (实验版) AI 模型,并以罕见的速度向免费用户开放。该模型支持模拟推理,提高了准确性,并在 LMSYS 聊天机器人竞技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免费用户可在网页上试用,但有使用限制,无法上传文件,且有未明确的token和使用次数限制。
Gartner 预测,大语言模型 (LLM) 提供商市场即将进入"灭绝"阶段。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巨额资本投入成为主要挑战。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生成式 AI 支出将达到 6440 亿美元,较 2024 年增长 76%。专家认为,LLM 市场将经历类似云计算市场的整合,最终可能只剩少数几家主导者。
苹果公司推出新一代 AI 智能服务 Apple Intelligence,包括优先通知等多项功能。该服务现已覆盖欧盟用户和 Vision Pro 设备,并支持多种语言。新功能随 iOS 18.4 等系统更新推出,涵盖通知管理、图像生成和视频创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OpenAI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向开发者社区发布一个"开放权重"模型,这是该公司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尝试。新模型将具备推理能力,类似于现有的o3-mini模型。这一战略转变旨在应对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同时为开发者提供更多定制和使用灵活性。虽然不完全开源,但这种方式可能有助于OpenAI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满足市场对更开放AI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