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于近日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该曲线显示,未来两到五年,大量具有颠覆性或较高影响力的创新技术可能会实现主流采用。其中AI相关的创新包括复合型AI、决策智能、国产AI芯片、LLM和多模态GenAI。
Gartner研究总监闫斌表示:“到2027年,超过60%的企业机构将把AI素养纳入数据和分析战略,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 5%。到2028年,50%构建于2023年之前的中国数据和分析平台,将因为与生态系统脱钩而过时。 到2028年,30%的企业机构将把数据变现或数据入表纳入其数据战略。”

(图一、2024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
与AI相关的几项创新技术
复合型AI
复合型AI是指组合利用(或融合)不同AI技术来提高学习效率、生成层次更丰富的知识表示。复合型AI提供了更丰富的AI抽象机制,并最终提供了一个能够以更有效方式解决更广泛业务问题的平台。复合型AI可为中国企业带来两大益处。第一,将AI的力量推广至无法访问大量历史或标签数据、但拥有大量人类专业知识的企业机构。第二,扩大AI应用的范围,提升此类应用的质量,这也意味着能够应对更多类型的推理挑战。根据所应用的具体技术,还可产生其他一系列益处,包括提高可解释性、韧性,以及支持增强智能。
国产AI芯片
由于美国对高性能AI芯片的限制,中国企业不得不自行研发AI芯片,以满足本土AI快速发展的需求。
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需要使用数千个AI加速器来训练基础模型和支持推理工作负载。由于先进制造工艺的限制,国产AI芯片的性能落后于全球领先供应商产品的性能。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对AI基础设施进行更多投资。IT领导者应将重点放在AI应用上,而不是使用针对推理工作负载优化的国产AI芯片来训练基础模型上。
LLM
大语言模型(LLM)是一种使用大量无标签文本数据进行训练的AI基础模型。借助大语言模型,应用可以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回答问题、内容生成、内容摘要、检索增强生成 (RAG)、代码生成、语言翻译和会话聊天。
此类模型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文本生成、问答系统构建、文档总结和分类、文本翻译和编辑等。
多模态GenAI
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能够在生成式模型中组合利用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和输出,例如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和数值型数据。多模态功能允许模型与不同模态下的输出进行交互,并生成相应的输出,有效提升了GenAI的可用性。
多模态GenAI支持添加以往难以实现的新特性和功能,将对企业应用产生颠覆性影响。目前,多模态模型通常仅限于两种或三种模态,但未来几年内,将涵盖数量更多 的模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Fractal AI Research实验室开发了Fathom-DeepResearch智能搜索系统,该系统由两个4B参数模型组成,能够进行20多轮深度网络搜索并生成结构化报告。研究团队创新了DUETQA数据集、RAPO训练方法和认知行为奖励机制,解决了AI搜索中的浅层化、重复性和缺乏综合能力等问题,在多项基准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开源系统,为AI助手向专业研究工具转变奠定了基础。
AI正在革命性地改变心脏疾病治疗领域。从设计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到预防原理定位,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的洞察力推动了巨大进步,甚至可以构建新型移植解剖结构。数字孪生技术为个性化心血管护理提供持续预测管理。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材料和类似棉花糖机的设备,能在10分钟内制造心脏瓣膜,相比传统3周制造时间大幅缩短。这些突破性技术为每年4万名先天性心脏畸形儿童带来新希望。
快手科技与清华大学合作发现当前AI语言模型训练中存在严重的权重分配不平衡问题,提出了非对称重要性采样策略优化(ASPO)方法。该方法通过翻转正面样本的重要性权重,让模型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需要改进的部分而非已经表现良好的部分,显著提升了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的性能,并改善了训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