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基本内容和执行情况
行业痛点是缺少有效数据支撑能源行业规划建设,导致新能源电源供需不平。
缺少先进技术支撑新能源云平台运维体系建设,增加运维工作难度。缺少能源行业信息共享互通平台,抑制数据共享与信息价值变现。
解决方案:完成新能源云全产业链统一管理,实现数据统一规范和完善,数据共享和服务,全面构建新能源生态圈。
开展运行数据驱动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建立分布式光伏智能运维体系,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数据管道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相互配合,实现数据从采集、预处理、分析、可视化、共享开放,全生命周期可溯源。
采用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可信协作机制,实现基于零知识证明的电网数据交换与可信计算,促进信息价值变现。
充分利用区块链公司能源电力行业资源优势,整合新能源全产业链资源,融合可信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于可信区块链的新能源云,将国网公司、制造商、用户等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条连接起来,通过将设备信息、电量信息、运维信息等数据上链,在实现并网交易、高效运维的同时,保证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及保密性,提升新能源云的安全等级,实现全产业链的价值协同。
应用层基于微服务架构设计,采用业界主流开放技术框架,构建开放的应用构建平台,打造创新共享型应用的新能源开放平台。
平台层针对新能源云海量数据的特点,在支持超大规模设备接入的同时,融合多种新兴技术,构造高并发低时延的高效存储系统及计算分析平台。
基础层利用区块链共识算法、智能合约、账本服务等核心技术,全面支撑新能源云平台的数据管理、交易撮合,合同线上签约等业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案例主要经济成效和社会成效分析
使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针对数据存证取证、智能合约、身份认证、电子合同管理的区块链应用技术服务平台,以内部管理、消纳能力计算、政策研究管理、新技术服务、新能源大数据服务等业务中台服务,支撑新型能源业务的区块链平台。相比之前业务,各业务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提高业务效率,解决企业核心数据、关键信息泄露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数字化经营带来的诉讼风险与举证成本,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一项创新举措,光伏扶贫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用户信息真实性、在线签约可靠性无法保证等问题。基于本项目的可信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府机构、电力企业和扶贫对象等多方参与的扶贫监管系统。通过可靠云端电子签名技术对合约签订时用户身份信息与签约内容的校验和确认,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合同内容等关键信息和过程上链存证,对扶贫电站进行质量追溯和运行监测,敏感信息加密存储。政府机构通过区块链平台对用户信息和资金流向进行监管,保证交易和扶贫信息公开透明。可满足并网用户和扶贫对象对高效率、低成本、快速反应的服务需求,有助于实现在线签约,电费核算和补贴发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在量子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两款新型量子处理器。Quantum Nighthawk配备120个量子比特和218个新一代可调耦合器,比前代产品增加20%耦合器,可执行复杂度提升30%的电路。Quantum Loon是实验性处理器,展示了实现极低错误率和高效错误恢复的所有组件。IBM计划2026年底确认首批量子优势案例,并于2029年交付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平台。
腾讯研究团队提出GCPO算法,通过引入"黄金答案"解决小型语言模型推理能力不足问题。当传统对比学习失效时,该方法为模型提供正确示例指导,在多个数学推理基准上取得25%-54%的性能提升,为小型模型突破能力边界提供了新思路。
VDURA数据平台第12版本通过扩展元数据计算、添加系统级快照功能和支持叠瓦磁记录硬盘来降低每TB成本。新版本引入弹性元数据引擎,可动态扩展元数据节点,将元数据操作性能提升最多20倍。快照功能支持即时的节省空间的数据集时点副本。SMR硬盘支持通过智能写入放置引擎,在不影响吞吐量的情况下每机架增加25-30%容量。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MUSE框架,首次实现AI助手的经验学习与自我进化能力。MUSE采用三层记忆架构,通过"计划-执行-反思-记忆"循环,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从工作中积累经验。在TAC基准测试中,MUSE创造性地达到51.78%成功率,成为首个突破50%大关的系统,标志着AI助手从静态工具向智能伙伴的重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