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纽交所代码:ACN)的最新研究指出,人们身处巨大的技术变革之中,人工智能和其他颠覆性技术正日益变得“人性化”——能力更为强大、交互更为便捷无缝,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升生产力和创造力。
埃森哲《技术展望2024》的主题为“AI拐点:重塑人类潜力”,探讨了以人为中心的技术发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历经多年的指数级创新演进后,正如何提升人类能力、激发潜能,并重塑商业模式。据埃森哲测算,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影响各行业四成的工作时间,提高900种不同类型工作的产出效率,并在全球范围内创造高达至少八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在本周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4)上,埃森哲首席技术和创新官杜保洛(Paul Daugherty)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空间计算和身体感应等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已经无缝地融入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延展人类能力,帮助我们达成那些以往被认为绝无可能做到的事情。这场关乎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型,将加速零售、娱乐、医药、制造等各行各业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那些积极运用‘人性化’技术重塑业务和工作模式的组织,将重新定义何为行业领军者。”
埃森哲《技术展望2024》揭示了四大趋势,帮助企业把握技术“人性化”的重大转变:
杜保洛补充道:“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以人为中心的技术有望进一步释放人类潜能,创造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商业和社会效益。若要实现这一愿景,企业应当采取人性化的方式,平衡好各类关系,公平且负责任地运用这些技术。”
同时,埃森哲宣布,作为人工智能领域30亿美元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市场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室,进一步拓展业务能力,帮助客户与埃森哲数据和人工智能专家、生态系统伙伴、风险投资机构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建立联系与合作,共同开发、快速迭代并扩大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此前,埃森哲还宣布推出专项服务,帮助客户建立自己的大语言模型,满足特定业务需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