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补充说,随着今年新订单和产量的强劲增长,与外国竞争对手相比,中国造船厂表现出更大的创新、生产力和供应链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国造船产量同比增长12.3%,达到3809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的50.1%。数据显示,新订单同比飙升63.8%,达到6485万载重吨,占同期全球总量的65.9%。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表示,在全球新船和海洋工程市场复苏的推动下,中国造船业预计将在2023年保持高绩效。
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浙江省船舶工程师学会会长郑惠明表示,中国的造船业有望在2024年进一步增长,在出口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郑惠明说,这将受到全球对使用液化天然气、甲醇、氢气和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新船的需求增加,以及中国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的三大造船集群的快速发展推动。
他说,中国造船业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实增长,在过去十年中也扩展到许多新的海外市场和新兴领域,并补充说,它将在下一阶段探索多元化的市场扩张路径。
新时代造船公司的三个码头正在满负荷运转,订单将持续到2027年上半年,该公司市场部助理负责人杜海明说。
杜海明补充说,这家总部位于江苏省靖江市的造船厂今年迄今已向外国船东交付了24艘船。
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招商局金陵船厂(南京)有限公司表示,今年已向海外客户交付了多艘7000辆汽车运输船。该造船厂还在建造一艘9,400辆的汽车运输船,并开发能够运载超过10,000辆汽车的船舶。
公司副总裁徐炼表示,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船舶将成为造船业的未来。
智能船舶是具有自主控制、远程操作和自适应学习能力的船舶。它们能够自主做出决策,并根据环境变化和任务要求执行任务。
徐炼说,中国造船业将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并在2024年继续引领全球市场。
上海海关统计处处长曲惠立表示,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和江苏省,凭借港口的优势商机和发达的物流网络,在制造和生产保障方面培养了强大的能力。
例如,总部位于上海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此前是中国唯一一家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建造商。
但今年是一个重大转变,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造船集团和招商局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在内的其他几家主要造船厂都已开始建造其首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
这一发展标志着中国出现了一个强大的产业集群,致力于生产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截至11月底,中国船舶工业的持有订单总量为1.3409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9.4%,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3.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