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外企高管掀起了访华热潮,而且最近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有超过3000家跨国企业齐聚沪上。中国作为外商投资重要目的地,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有着巨大市场吸引力,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也越来越宽。
跨国公司在中国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麦肯锡数据显示,2020年,跨国公司在华总资产和总销售额均超过3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中国GDP的20%。跨国公司评估在华机会时,可能也会注意到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之一。
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必然少不了数字化的支撑,亚马逊云科技可以说是跨国公司云计算领域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为中国客户提供高科技暖通空调及冷冻解决方案的开利空调与亚马逊云科技就是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双方从战略到资源携手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利中国构建了电子签章系统平台(E-Sign),通过使用托管的容器化服务,可以实现弹性伸缩,员工无需担心资源容量的问题,轻松支撑内部使用负载。
派拓网络(Palo Alto Networks)中国通过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把全球的云服务,包括Prisma Cloud、Prisma SASE,以及各种云上安全服务落地中国,服务中国客户和在华的跨国公司。每天为云上的客户阻止超过2000亿的威胁攻击,并为客户的安全设备推送超过430万的安全更新,为客户的业务提供最及时的安全防护。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跨国企业事业部总经理沈涛看来,亚马逊云科技也从服务众多跨国企业转型创新的过程中总结了三个趋势:第一个趋势,生成式AI成为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为跨国企业创造业务价值;第二个趋势,跨国企业正在利用本土生态,加速本地化创新;第三个趋势,在确保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提升业务的韧性。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跨国企业事业部总经理沈涛
为了满足跨国企业转型创新的三个趋势,亚马逊云科技也从三个方面进行支撑。首先,全球一致的技术架构保证云端一致的体验,并且以每月迭代的速度,将中国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落地;其次,首创了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型,并且拥有大量的合规认证;最后,庞大的合作伙伴体系可以支撑众多客户需求。
现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客户已经遍布各行各业,包括汽车、制造、零售和医疗等领域。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行业,汽车行业正处于巨大的时代转折点。由于电动汽车的出现,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正在把汽车从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智能综合平台,同时也创造了很多新的应用场景。
亚马逊云科技在汽车领域通过与世界领先的合作伙伴一起,围绕整车厂共同打造开放生态,进行全产业链的转型和创新,帮助整车厂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和个性化的转型。
宝马集团2021年开始在亚马逊云科技上构建车联网平台,双方共同合作的Cloud Data Hub项目也在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域落地。宝马通过该项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宝马的数据资产,消除数据孤岛,提高了使用效率的同时,推动了数据平台化和业务创新,提升了车主的用户体验。
制造业正在物联网、智能边缘、云技术,以及5G方面加大投入,加速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采用。全球领先的真空压缩产品公司佶缔纳士携手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共同打造安全,高效,专业的工业物联网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
亚马逊有着27年的零售经验,亚马逊云科技也将自身数字原生的零售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做开箱即用的输出。同时,还与客户一起打造全渠道平台,以满足多样化触点的需求和提供符合本土消费者喜好的产品和服务,携手本土合作伙伴一起打造适合本地市场的解决方案以提升消费者的数字化体验。
阿迪达斯中国与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创新中心合作,共同探索了基于Amazon Sagemaker的AI换装场景。通过使用Stable Diffusion模型和相关的生成式工具,阿迪达斯测试了原有图片中的背景及人物更替。
在生命科学行业,亚马逊云科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的能力正帮助生命科学行业实现持续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加速从研发到上市的进程。
阿斯利康使用亚马逊云科技AI/ML 能力构建专业的医学文献检索和翻译平台,降低医生学习的成本,提高临床试验效率。美敦力在中国利用亚马逊云科技构建远程随访系统,解决了因物理、经济或行动不便等造成的患者术后定期随访、设备的远程控制操作困难的问题,使得患者病理数据可以及时跟踪,及时解决后患。
今年是亚马逊云科技进入中国的第十年,这十年当中,亚马逊云科技不断投入技术科技的力量,也跟本地合作伙伴不断创新,提供安全合规的经验和产品,让客户、合作伙伴能够放心的在云上创新。
“在生成式AI大爆发的时代风口下,亚马逊云科技将继续秉持初心。”沈涛说,我们将利用全球优势植根本地,与广大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在生成式AI的风口里共同创新,服务在中国发展的外企,也服务中国企业出海,更服务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地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宣布完成17亿欧元(约20亿美元)C轮融资,由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领投。此轮融资使Mistral估值从去年的60亿美元翻倍至137亿美元。英伟达、DST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作为欧洲领先的AI开发商,Mistral凭借先进的多语言大模型与OpenAI等美国公司竞争,其聊天机器人Le Chat具备语音模式等功能。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VAST Data收购了成立仅数月的初创公司Red Stapler,该公司由NetApp资深团队创立。Red Stapler创始人兼CEO Jonsi Stefansson将担任VAST云解决方案总经理,负责超大规模云战略。Red Stapler拥有6名开发人员,开发了跨SaaS交付、API集成、监控等功能的云控制平面和服务交付平台,将加速VAST AI OS在超大规模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深化与全球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合作关系。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