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和“创新”,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汇,在现实的市场竞争中却相互依存。在2023戴尔科技峰会上,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陈洁表示,“不变”是对企业初心的坚守,是对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的深入理解;“创新”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突破技术的局限,为客户提供更加先进、高效的解决方案。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陈洁
不论是在哪一个行业,创新都被视为一种企业的生命力。它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架构的先进性上,更在于对客户服务模式、市场策略等各个方面的全面革新。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戴尔科技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更多的是一个真正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这种深入到企业基因的服务理念和技术追求,使得戴尔科技不仅在硬件产品上有所作为,更在整体解决方案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在数字化时代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支持。
软件驱动存储创新
目前,整个存储系统的创新已经更多地以软件创新为主导,这并非新近现象。存储系统在硬件平台能力未达到一定水平之前,曾通过专有硬件来填补性能和通路速度上的不足。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存储业务总经理刘志洪认为,当前X86架构按摩尔定律持续进步,全球范围内的芯片基本上都采用X86,硬件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需要过多的专有硬件。
然而,并不是所有存储产品都能完全依赖软件定义,特定的领域仍需要专有硬件来填补性能和安全等方面的差距。存储系统的复杂性使得软件创新至关重要,包括操作系统来处理管理数据、提供效率、性能、数据服务和安全性等功能。
戴尔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硬件平台提供商,充分利用其领先的服务器产品,将软件与PowerEdge服务器有效结合,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志洪提到,戴尔科技的存储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存储系统基于软件定义,充分利用X86架构和PowerEdge服务器的优势。他特别介绍了PowerFlex和PowerScale,这些存储系统都体现了戴尔科技在服务器和硬件领域的优势。
此外,全闪设计也是戴尔科技的一个重要方向,许多产品已转向全闪,同时软件创新也在全闪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戴尔科技在软件创新方面有多个突出特点,包括软件定义、横向扩展、云端就绪、全闪设计、安全防护和智能洞察。智能洞察方面,戴尔科技在存储系统中内嵌学习引擎,使数据调动更有效,用户运维成本降低,不断丰富存储的各项功能。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存储业务总经理刘志洪
“零信任”打造安全避风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这也给安全防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传统的边界模型中,网络边界被视为主要的安全防线,然而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复杂性使得边界变得模糊不清,移动设备和远程工作的普及进一步加剧了边界的模糊性。
因此,通过采用零信任和三位一体的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保护系统和数据,同时提高网络弹性,从而实现更好的网络安全。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事业部技术总监李岩表示,零信任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要从零信任的角度彻底重新审视数据的保护。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事业部技术总监李岩
戴尔科技全面的零信任IT安全方案涵盖软件和硬件在内的整个产品组合。戴尔科技的供应链提供端到端的安全性与韧性,确保从设计到交付整个供应链过程中产品的安全性、完整性、品质及弹性;所有产品都遵循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框架;BIOS技术从硬件层为数据提供安全保障。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张志成表示:在数据安全领域,无论所备份和保护的数据是否真正安全,都需要从零信任的角度来审视。早在2012年,戴尔科技便提出了“永久锁定”(Retention Lock),同时强调不可篡改时序这一极其重要的性能要素。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张志成
构筑信息基础架构的稳健未来
戴尔科技在过去10年在服务器的出货量和出货金额上都稳居全球第一,这得益于他们在研发上的投入,以及不断创新。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资深总监席与琛表示,在新一轮 AI 热潮中,戴尔科技推出了很多定制化服务器,以满足客户对算力的需求。
戴尔科技在年初发布的新一代服务器具有“快、专、智、稳”的特点。其中,“快”指性能突飞猛进;“专”指针对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有很强的边缘组合和专业的服务器产品;“智”指在服务器中融合了很多 AI 概念,如智能散热、智能运维等;“稳”则来自于做工上的精益求精和生产上的创新,能够满足客户在关键应用上的使用。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资深总监席与琛
今年正值戴尔科技集团进入中国市场25周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路径。戴尔科技多年来一直在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的业务韧性,推动其快速迭代并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团队成员多年的工作经验体现了对信息基础架构技术的热爱和投入,这使得戴尔科技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持续为客户提供支持和帮助。她强调,凭借这支充满激情的团队,戴尔科技有信心在大中华区进一步推广业务,助力用户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陈洁说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提出DITING网络小说翻译评估框架,首次系统评估大型语言模型在网络小说翻译方面的表现。该研究构建了六维评估体系和AgentEval多智能体评估方法,发现中国训练的模型在文化理解方面具有优势,DeepSeek-V3表现最佳。研究揭示了AI翻译在文化适应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挑战,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参数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的Dr.LLM技术,通过为大型语言模型配备智能路由器,让AI能根据问题复杂度动态选择计算路径。该系统仅用4000个训练样本和极少参数,就实现了准确率提升3.4%同时节省计算资源的突破,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且具有强泛化能力,为AI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