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 是本次大会的主题,大会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紧抓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行业热潮,探索未来产业新业态,超前谋划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核爆点,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的风口点。
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带领的团队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北斗+5G”高精度定位系列装备,向参展观众详细介绍了“北斗+5G”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该技术为未来的智能时空孪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邓中亮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无线定位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带领团队建设了世界首个“羲和”室内外无缝高精度导航位置服务平台,提出了建筑空间无线定位导航基础理论,率先解决了室内外高精度三维定位导航关键技术的国际难题,开拓了广域无线网络高精度定位新方向,推动我国无线定位研究与应用走在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在重大生产安全保障、远海域重大工程建设等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邓中亮教授负责并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项目,攻克了5G网络对用户精准位置感知难题,创新了5G共频隐嵌定位参考信号体制,突破了基于Massive MIMO的信号角度估计、基于多目标优化的5G网元布局规划等系列关键技术,建立了5G通信网高精度定位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首个5G高精度定位国际标准、多项国家标准,大幅提升5G信号覆盖与业务服务能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ouTube在其直播活动中发布了多项面向Shorts创作者的生成式AI工具,包括定制版Veo 3 Fast视频生成模型、新的混音工具和AI编辑功能。Veo 3 Fast能以480p分辨率低延迟生成带声音的视频片段,支持图像动画化、视频风格转换等功能。新的语音转歌曲混音工具可将对话转为配乐,AI编辑功能则能将原始素材自动制作成初稿。这些工具将陆续在多个市场推出。
ByteDance研究团队开发了PaSa智能学术搜索系统,通过双AI代理架构解决传统搜索局限性。系统能自动阅读论文、追踪引用网络,实现深度文献挖掘。在真实测试中,PaSa相比现有最佳方法在相关论文发现率上提升近40%。该系统已开源,为全球学术研究提供高效文献调研工具。
谷歌发布了一款全新的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为PC用户带来了类似Mac系统Spotlight搜索功能的搜索栏体验。这款应用旨在提升Windows用户的搜索效率和使用体验,让用户能够更便捷地在电脑上查找文件、应用程序和其他内容。
微软团队开发的SIGMA是首个专为系统域任务设计的高效大语言模型,通过创新的DiffQKV注意力机制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大幅提升推理效率,在长文本场景下速度提升达33.36%。该模型在系统管理任务上的表现全面超越GPT-4,为AI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