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ChatGPT后,生成式AI的大势就一发不可收拾。
2月7日,微软宣布对Bing搜索引擎和Edge网络浏览器进行升级,将支持ChatGPT,提升搜索和回答能力。
2月8日,谷歌推出了聊天机器人产品Bard,作为ChatGPT最重要的挑战者,Bard却在现场演示时,尴尬出错。
3月15日,OpenAI发布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GPT-4,它可以处理超2.5万字的文本,并支持图像输入。
3月16日,百度文心一言正式发布,展现了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五个使用场景中的综合能力。
3月17日,微软宣布名为Microsoft 365 Copilot的AI产品将应用于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Teams等产品中。
3月21日,Adobe推出创意生成式人工智能(AI)模型集——Adobe Firefly,聚焦于图像生成和文本效果,其将整合至Adobe Creative Cloud、Document Cloud、Experience Cloud和Express Cloud的工作流程中。
3月23日,OpenAI宣布,开始为ChatGPT引入插件,帮助ChatGPT访问最新信息、运行计算或使用第三方服务。
几个月间,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生成式AI的消息,之前我们做过一期ChatGPT特刊来专门介绍它,这次我们则针对ChatGPT及其相关产品将会对产业带来哪些变化进行讨论。
这次我们问了很多人一个问题,ChatGPT的出现为您或您的企业带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他们都给出了积极的反馈。而且一位CIO还提出了今天我们谈论生成式AI,它代表的不仅是技术,这其中也反映出了整个行业的焦虑和短板。
作为报道前沿科技的我们,也早早接入了ChatGPT,在使用ChatGPT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它的学习能力之强。我们不要把它当做一个搜索引擎,给它一些素材学习,你可能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找灵感、写问题、列大纲、翻译都是我经常使用ChatGPT干的事,企业也都在寻找场景的结合点,我们看到金融和教育行业应该是最先应用的行业,像金融里的客服、智能投顾、辅助开发等,教育行业里的智能辅导、智能答题、智能导师、语言学习等都是我们已经能看到的落地场景。
ChatGPT就像一颗石子,当它落入水中之时,也激起了层层涟漪,而且涟漪还将不断扩大,将整个水面带入其中。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3年第3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30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