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配眼镜的同学可能不在少数,选完框架,就到了选镜片的环节,一般导购都会问要不要考虑蔡司的镜片。
不仅仅是镜片,蔡司是一家拥有177年历史的光学和光电子领域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作为光学领域的先驱,蔡司一直持续挑战想象力的极限。
为了给客户不断创造价值,蔡司在3年前成立了ZDP(ZEISS Digital Partners)部门,为的是推动蔡司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支持蔡司各业务领域用数字化的方式服务蔡司内外部客户,而且数字化创新中心的创新成果还会从中国创新输出到全世界。
作为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数字化创新中心负责人李沛昌,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think outside the box”(创造性思维),因为蔡司在做创新时很多时候是没有目的的。正是抱着这样的思维,蔡司也制定了自己的“2025议程战略”,首先要实现数字化,然后做到数字化创新,最后达成数字化转型,当然这整个过程自然也离不开云和AI。
蔡司的云优先创新方法论
俗话说,船大难转弯。可以想象一家177年历史的企业要做数字化创新肯定不是一件易事,在李沛昌看来,蔡司的创新应该采用云优先,所以还是在3年前,蔡司在中国也与微软开始合作,使用了微软智能云Azure进行创新。同时蔡司还希望用数据驱动做出更多有趣的产品,通过在云上建设数据湖,蔡司也将不同的数据源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
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数字化创新中心负责人李沛昌
现在很多企业正在从CAPEX(资本支出)转向OPEX(运营支出),这也是蔡司的一大方向,比如出现一个运营问题,在和跟微软的工程师电话沟通后,不到4个小时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也是安全感的体现。
蔡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重点考虑的是服务和SLA,现在蔡司的数字化生态,对内对外都是以微软智能云Azure为主,而且还实现了DevOps。李沛昌说,现在每一个数字化项目都会在DevOps上部署,后台是不同的云服务在支撑,之前一个项目几个月都出不了货,现在两个星期就能做出一个MVP(最简化可实行产品)。
预计下半年,蔡司也将转向DevSecOps,将安全要素植入到DevOps平台上,这也是微软正在帮助蔡司在做的事情。
同时蔡司也在AI和ML层面不断推进,蔡司的ChatBots正进入第三代,其中的数据思维和算法也是同微软一起合作,形成了对话的服务模式,而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
在ADOP、CV、Productive Model上,蔡司已经和微软展开了不同的合作,未来李沛昌希望能够把蔡司数据中心和微软数据中心能力结合在一起,帮助蔡司做出第一个自己的生产模式。
让创新再云上不断发生
最近,微软在全球版Azure服务中正式上线了Azure OpenAI服务,从辅助写作(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编写代码(Codex)、图片和视频生成(DALL-E 2),到解读数据洞察、分析市场趋势,乃至加速科学研究,目前中国已有三个数据中心区域部署了企业级Azure OpenAI。
Azure OpenAI服务提供了有SLA保证的企业级服务和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微软也在积极支持各行业客户,共同探索和开发基于OpenAI的更多创新场景,并帮助企业打造自己专属的业务创新解决方案及应用落地。
“OpenAI并不是微软智能云Azure的第一个大模型的AI服务。”微软公司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康容说道,现在OpenAI非常火,其实微软智能云Azure一直就在提供像大数据分析、数据湖等解决方案。
微软公司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康容
OpenAI培训的数据量远远超过各厂商本来的模型数据量,而且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不只是做基本的对话工作,它会自己收集大量的数据,做出新的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这是在模型上最大的突破。
微软智能云Azure提供的是企业级OpenAI模型,其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帮助像蔡司这样的企业实现安全、合规、合法、可靠等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微软和合作伙伴的技术人员进行支持。康容表示,企业和普通用户的需求差异非常大,Azure OpenAI服务是一个可开发的平台,企业可以用自己内部数据去进行训练。
比如蔡司使用Azure OpenAI做一个医疗ChatBot,这个ChatBot回答的问题,是另外一个ChatBot都无法理解的,因为它是蔡司用企业级数据培训的。所以未来Azure OpenAI会被应用在各个领域,生成完全不同的图片和视频,协助员工在内部快速、大量的完成数据分析,做出报告。
同时,微软也在持续加大智能云Azure在华投资,刚刚开幕的北三数据中心是微软智能云Azure最新的核心数据中心区域。微软智能云Azure也在持续发展创新,2023年近40项全新的微软全球云端创新科技也将陆续落地中国,其中涉及了基础架构、数据及智能以及云原生应用创新三大领域,进一步满足中国市场对云服务、云创新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