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就是图个热闹。
大家无论身在多远的地方,都会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节日,但很多人3年都没有回家过过年了。
我生长在北京,每年春节都可以和家人、朋友相聚,但这3年我也确实感受到“年味”越来越淡了。
所谓“年味”,这事真的要大家一起来创造,做点和过年有关的事,采购年货、打扫卫生、写春联、剪窗花,都是回归过年的节奏。
除了做点什么,我们还要让过年更有仪式感,仪式感的体现就是我们常说的送礼。头几年送礼我都会为每一个人精心挑选礼物,但是时间长了免不了有些疲乏,长此以往也就变得流于形式。
今年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送出有更有新意的礼物,也让收到礼物的他们感受到你的心意,我们试用了市面上各种类型的智能产品,推出了本期《数字化转型方略》“科技年货”采购指南。
从人群上,我们既有送给孩子的智能早教产品,也有送给老年人的智能健康产品。喜欢躺平,春节期间选择宅在家好好休息,我们有智能家居、厨电产品推荐;闲不住喜欢出门旅游,开展户外活动,我们也推荐了像智能雪具、运动产品,甚至我们还为新潮玩家推荐了数字藏品这个新鲜玩意。
虽然说过年会随着现代生活变化而改变,但有着浓浓人情的活动才是过年最有滋味的事。总之,我觉得和家里人一起过大年,无论收到什么礼物都特别开心。
最后我也代表至顶科技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兔飞猛进,扬眉兔气,大展宏兔!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3年第1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230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布扎比科技创新研究院团队首次发现大语言模型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具有独特"指纹"特征,开发出能够准确识别代码AI来源的系统。研究创建了包含25万代码样本的大规模数据集,涵盖20个不同AI模型,识别准确率在5类任务中达到95.8%,即使代码经过混淆处理仍保持85%以上准确率,为网络安全、教育评估和软件取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比较了人类与AI在文本理解任务中的表现。通过HUME评估框架测试16个任务发现:人类平均77.6%,最佳AI为80.1%,排名第4。人类在非英语文化理解任务中显著优于AI,而AI在信息处理任务中更出色。研究揭示了当前AI评估体系的缺陷,指出AI的高分往往出现在任务标准模糊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