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I,企业其实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关注,而且他们对AI的潜力信心十足。2021年,全球市值最大的2000家企业中,近半数曾在财报会议中谈到AI,对AI驱动业务转型的潜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信心。
埃森哲调研了中国250家在上一年收入超10亿美金的企业,并发布了《人工智能成熟之道:从实践到实效》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8到2010年,中国企业由AI推动的营收份额增加了一倍多,预计到2024年将增加至36%。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应用智能业务主管兼首席数据科学家陈泽奇指出,企业需要有更新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内部的运营等来体现价值提升。
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应用智能业务主管兼首席数据科学家陈泽奇
AI的成熟之道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使用AI取得竞争优势,调研中42%的受访企业表示,AI项目的回报超出了预期,回报未达预期的仅占1%。
所以AI的成熟与否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埃森哲也首次发布了人工智能成熟度评估框架,在80多个不同的能力组合中找到其中四个关键的组合,第一,战略与高管支持,有更高的高管支持,以便能够在公司通过AI赋能全方位的业务;第二,数据和AI核心,企业是否有数据平台的能力;第三,人才与文化,企业AI人才的储备;第四,负责任的AI,数据会涉及很多隐私,要有责任的使用。
埃森哲还将四大组合的能力分布到AI基础能力和AI差异化能力两个坐标轴上,划分出了AI领军者、AI创新者、AI建设者、AI实验者四个象限。
针对中国企业的调研分析显示,AI领军者、AI建设者和AI创新者合计仅占受访企业的 48% ,各自比例13%、29%和6%。剩下的受访企业归为第四类“AI试验者”(占受访企52%),其在基础能力和差异化能力两方面均表现平平。
“相比于全球,中国AI创新者占比更高,但AI建设者却低于全球。”陈泽奇说,中国企业对负责任的AI方面,顾虑和担心更高,所以数据安全、隐私、伦理合规会对企业AI落地部署形成挑战。
AI领军者的制胜法宝
AI领军者到底有何过人之处?陈泽奇提到,AI领军者有三大突出的能力,第一,多方兼顾,综合发力:将战略、流程和人员等方面优势融为一体;第二,小步快跑,规模推广:AI领军者更擅长把试点成果转化为更广泛的生产力;第三,打开格局,关注财务指标以外的因素:AI领军者可以实现业务、财务上的指标,同时也能够贡献绿色转型。
AI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埃森哲看到成为AI领军者有五大制胜因素:
第一,坚定AI战略:100%的AI领军者表示,AI战略得到高管层的正式支持;
第二,发展AI人才:93%的AI领军者为基层员工与高管层设立了AI必修课;
第三,打造AI核心:AI领军者更倾向于定制机器学习应用,实现工具及团队产业化;
第四,设计负责任的AI:50%的中国企业希望在2024年规模化部署负责任的AI;
第五,优先AI投资:到2024年,领军者的AI预算将占技术投资的41%。
目前不同行业的AI应用重点和成熟度存在明显差异,但未来三年,行业间的应用差距会逐渐收窄,高科技行业将依然领先,通讯与媒体、汽车、能源、保险、零售等行业也将取得较大的进步。
陈泽奇观察到,保险企业的AI应用不仅在理赔方面,也用在培训、会客、招聘等场景;制造业会在打造智能工厂时将AI和其他技术结合,进一步实现优化和规模化。
三一集团就是制造业的一个例子,其已经有两家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灯塔工厂”,工厂内配套了大量设备资源,像自动导引运输车(AGV)、智能仓储立库、机械臂等,同时还有综合调度系统、中控系统进行统筹优化。依托树根互联的根云平台,以及深度融合制造运营系统(MOM)、物联网管理平台(IOT)、远程控制系统(RCS)等系统,形成了生产制造的 “工业大脑” 。
随着AI成为企业新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中国企业正在计划加大相关投入。2021年,约三分之一(34%)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其用于AI开发的预算超过了技术总预算的三成。到2024年,预计将有三分之二(64%)的企业达到这个投资比例。
《数字化转型方略》2022年第12期:http://www.zhiding.cn/dxinsight/197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对58个大语言模型在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模型分为基础、文本桥接、空间多模态、表观遗传和智能代理五大类,涵盖细胞注释、轨迹预测、药物反应等八项核心任务。研究基于40多个公开数据集,建立了包含生物学理解、可解释性等十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西湖大学王欢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研究机构,针对AI推理模型内存消耗过大的问题,开发了RLKV技术框架。该技术通过强化学习识别推理模型中的关键"推理头",实现20-50%的内存缩减同时保持推理性能。研究发现推理头与检索头功能不同,前者负责维持逻辑连贯性。实验验证了技术在多个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推理模型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